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基于GPS与GSM技术的远程导航定位与监控系统
小类:
信息技术
简介:
本项目应用GPS和GSM技术相结合,从而实现了无线定位与监控功能。共分为两个模块:移动端与控制端。移动端通过GPS外接天线接收位置信息,包括经纬度,速度,海拔高度等,经单片机处理以后通过GSM与控制端通信,上位机再将位置信息进行处理,这样,我们就能在上位机中看到移动目标所处位置,从而达到监控的目的。
详细介绍:
本系统主要由移动端和控制端两个模块构成,移动端包括GPS模块,AVR单片机,GSM模块三部分,而控制端由GSM和上位机软件构成。GPS模块主要是通过GPS外接天线接收位置信息,有GGA、GLL、GSA、GSV、RMC等格式,但是对我们有用的只有GGA、RMC两种格式。故需要用单片机程序控制串口接收信息。单片机提取有用信息后,再通过GSM模块发送给控制端的GSM模块,控制端接收到位置信息以后,通过串口传给电脑,上位机软件经过处理就能显示目标点所处位置。并能描述移动点所经过的路径与轨迹。

作品图片

  • 基于GPS与GSM技术的远程导航定位与监控系统
  • 基于GPS与GSM技术的远程导航定位与监控系统
  • 基于GPS与GSM技术的远程导航定位与监控系统
  • 基于GPS与GSM技术的远程导航定位与监控系统
  • 基于GPS与GSM技术的远程导航定位与监控系统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一) 目的及基本思路: 巧妙地将GPS现有的定位功能与GSM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主控中心对移动目标的定位导航、防盗反劫、服务救援、远程监控、轨迹记录等功能。 本系统分为两个模块:移动终端模块和控制终端模块。移动终端模块由GPS芯片、单片机、GSM模块构成,控制终端模块由GPRS模块、上位机软件构成 (二)创新点: 1. 创造性地将GPRS无线通信技术与GPS定位技术完美结合,从而实现监控信息本地化到远程化的跨越。 2. 巧妙地利用上位机软件,对原始的GPS定位信息进行科学处理并运用地图语言显示,实现监控信息的图形化、形象化、可视化。 (三)技术关键: 1. 上位机软件功能实现 上位机软件主要实现两项功能: ① 定位与监控功能:在匹配的地图上实时显示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并能显示移动终端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运动轨迹。 ② 经纬度查询功能:建立一个信息库,涵盖全国县级及其以上区域的经纬度信息,并提供便捷的查询服务。 2. 移动终端的PCB板设计  由于GSM和GPS信号为高频,故电路设计时,应考虑将高低频模块分开布局,并采用阻抗匹配的方式,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信号间的干扰。 (四)主要技术指标  GSM模块(TC35i):TC35i的工作电压输入端VBATT+,电压幅度为 3.3V-5.5V,Vtyp = 4.2V,最大电流Imax ≤ 2 A @ GSM天线回波损耗(return loss)≥ 6 dB。最低工作电压不能低于3.3V。

科学性、先进性

(一) 科学性: 从上世纪末起,将GPS定位技术、GSM蜂窝移动技术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成为世界范围内一大研究趋势。我国也审时度势,积极制定ITS的发展战略和产业化方向的目标。在我国ITS体系框架的43种用户服务中就有20几种需要知道车辆的实时位置,从而实施监控、调度、导航等功能。 本系统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一前沿的技术发展趋势,巧妙地将GPS现有的定位功能与GSM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主控中心对移动目标的定位导航、防盗反劫、服务救援、远程监控、轨迹记录等功能。 (二) 先进性 虽然将GPS、GSM和GIS三大技术相结合已然成为世界范围内一大研究应用趋势,但目前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还没有十分成熟的系统投入实际应用。 本系统的研究正是针对这一相对不太成熟的技术领域,巧妙构思,用最简单、最经济的设备手段实现各项功能。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该作品入选河南省第九届挑战杯,并在河南大学创新实验计划评比中荣获优秀称号。

作品所处阶段

实验室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现场演示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一) 使用说明 1. 将移动终端模块搭载在移动目标上,控制终端模块通过串口连接至主控中心的计算机上。 2. 打开上位机软件,点击连接,并依照提示进行相关参数的选择与设置,即可通过界面上的文字和图形双重语言,获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与运动情况等信息。 (二) 技术特点和优势 1. 创造性地将GPRS无线通信技术与GPS定位技术完美结合,从而实现监控信息本地化到远程化的跨越。 2. 巧妙地利用上位机软件,对原始的GPS定位信息进行科学处理并运用地图语言显示,实现监控信息的图形化、形象化、可视化。 3. 可移植性强。除了定位检测功能,只需在移动终端上搭载不同功能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即可适应更多的应用领域。 (三) 适应范围及推广前景 1 .本系统可作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直接应用于交通管理部门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时了解车辆分布与运行情况 2. 本系统还可用于景区导航与跟踪,为游客带来方便,让游客随时知道自己所处位置。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外GPS已被广泛应用于公交、地铁、私家车等各方面,目前,国内GPS的应用还处于萌芽状态,但发展势头迅猛。交通运输行业已充分意识到它在交通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优势。    从上世纪末起,将GPS定位技术、GSM蜂窝移动技术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成为世界范围内一大研究趋势。我国也审时度势,积极制定ITS的发展战略和产业化方向的目标。在我国ITS体系框架的43种用户服务中就有20几种需要知道车辆的实时位置,从而实施监控、调度、导航等功能。 事实上,虽然将GPS、GSM和GIS三大技术相结合已然成为世界范围内一大研究应用趋势,但目前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还没有十分成熟的系统投入实际应用。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