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木薯淀粉及木薯变性淀粉触变性及零切粘度比较研究
小类:
能源化工
简介:
研究了木薯淀粉及其变性淀粉糊的触变性、零切粘度。结果表明:4种淀粉均具有剪切变稀特性;随着糊浓度增大,这些糊均具有增强的触变性,但酯化淀粉没有触变性;在NaCl溶液中,NS、CS、COSAS表现出反聚电解质溶液粘性行为,而OSAS在外加盐情况下其粘度与普通多糖溶液相似;4种糊的零切粘度可由Spencer-Dillon方程外推得出,其与温度的依赖关系服从Arrhenius公式。
详细介绍:
为了搞清楚交联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及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糊液的流变性质,本文作者从2009年春开始,参加了导师的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醚化交联木薯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及特性研究(项目编号:桂科自0991274)”研究工作。在导师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利用数显粘度计对所制得的交联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及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糊的触变性、零切粘度进行进一步的对比研...(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作品目的就是系统探索木薯及其变性淀粉的流变学特性,以期为木薯淀粉及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酯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应用指导。 以木薯淀粉为对照,对交联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及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糊的触变性质、零切粘度及温度、盐、剪切速率对淀粉糊粘度的影响进行了测定和对比分析,明确这4种淀粉的流变学特征。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利用数显粘度计对原淀粉、交联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及交联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触变性和零切粘度进行分析测定,运用最小二乘法分析试验数据,数据分析科学。 作品运用Arrhenius理论分析淀粉糊流变特性,并推导得出零切粘度及粘流活化能,具有一定先进性;所合成的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由于分子内同时含有醚化交联键、辛烯基及羧基,因而具有独特的流变学特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品对木薯淀粉、交联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及交联辛烯基琥珀酸的触变性及零切粘度进行对比研究,为木薯淀粉、交联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及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对变性淀粉企业开发新的变性淀粉品种及在食品工业、医药行业应用这4种淀粉提供了应用指导。 现实意义:拓宽木薯淀粉的用途,提高木薯淀粉产品附加值。

学术论文摘要

以环氧氯丙烷和辛烯基琥珀酸酐为变性剂,采用湿法工艺对木薯淀粉(NS)进行交联、酯化变性,制备了交联淀粉(CS)、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S)及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COSAS)。利用数显粘度计研究了木薯淀粉、交联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糊的触变性、零切粘度,考察了淀粉糊质量分数、NaCl和温度对CS、OSAS和COSAS触变性、零切粘度影响情况。实验结...(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孔令晓, 崔波, 赵京敏. 高交联改性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0, (2): 127-130. [2] Tesch S, Gerhards C, Schubert H. Stabilization of emulsions by OSA starches [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02, 54(2...(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孔令晓等在《中国食品添加剂》2010第2期中对高交联改性淀粉的制备及性质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高交联淀粉透明度随着交联度的增大而减小, 在高温及酸碱环境中不易糊化, 有良好的抗膨胀性。 孙慧敏等在《食品工业科技》2008年第6期中对木薯淀粉及木薯变性淀粉性质进行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变性的木薯淀粉和原木薯淀粉有很大的不同, 经过羟丙基化、羟丙基交联、醋酸酯化、醋酸酯交联后,...(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