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中国老工业基地产业工人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以洛阳市若干国有企业300个职工家庭的调查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9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在此过程中,老工业基地通过多种改革措施解决了高负债率等问题,但仍有一些遗留下来的问题悬而未决。 为了深入了解老工业基地产业工人的生存状况,课题组对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几大厂矿企业进行了深入访谈及调查,在调研中取得了一些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现今洛阳市乃至全国老工业基地产业工人阶层的生活状况的研究成果,可成为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份参考材料。
详细介绍:
9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在此过程中,老工业基地通过多种国有企业改革措施解决了高负债率、冗员多、社会负担重、等问题,但仍有一些遗留下来的问题悬而未决。 为了深入了解老工业基地产业工人的生存状况,发现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对洛阳市中信重机集团、大唐热电厂、一拖集团、轴承厂、洛铜、洛玻集团等国有厂矿企业,共计20个生活社区的300个产业工人家庭进行了深入访谈以及调查,取得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完成了股份制等向现代企业转型的改革目标。但仍然存在部分职工下岗,产业工人生活水平不高等问题。课题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洛阳市的具体情况,在调研中取得了一些能够真实地反映现今洛阳市乃至全国老工业基地产业工人阶层的生活状况的一手资料,可成为政府解决相关问题的一份参考材料。

作品图片

  • 中国老工业基地产业工人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以洛阳市若干国有企业300个职工家庭的调查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自1992年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以来,尤其是9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在此过程中老工业基地原有的企业部分破产,有些职工失业,仍有少许问题悬而未决。本项目以洛阳为例,立足于全面了解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本着社会责任感为政府的决策提供材料支持与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作品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深入工人群体中去研究现实状况。以往提及振兴老工业基地,方法多为招商引资,扶植当地企业等,而我们认为产业工人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骨干和先锋队,所以需要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并在此之上以改善生活状况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来振兴老工业基地,这也是本项目的独特之处和先进之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项目成果将基于认真地、专业地调查研究,通过给出客观真实的研究报告来为政府的相关工作献计献策。本项目成果能够相当真实地反映现今我国老工业基地产业工人阶层的生活状况,可以成为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份参考材料,同时,本项目的成果亦可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作品摘要

9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在此过程中老工业基地原有的大量企业破产,部分职工失业,仍有一些遗留下来的问题悬而未决。项目小组在假期来进行深入工人群体的调查研究,研究方法主要为访谈、询问、计算家庭开支状况等。通过仔细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对象的家庭生活开支得出如下指标的数据:恩格尔系数、住房状况、养老负担、子女教育状况及费用、健康医疗水平及费用等。基于这些数据得出其生存状况水平如何的结论。在研究报告撰写中,我们以此从微观上找出了我国内需不振凸显、社会问题的原因。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1年3月获得河南科技大学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参考文献

[1]赵子平,万泽刚,赵湘红,刘子忠.与时俱进,正确认识国内环境一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发生的新变化 ,[EB/OL],2002 [2] 孟红霞,论改制企业职工的地位与身份[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2. [3] 王岩.国有改制企业职工社会保障问题探讨[J].学习与探索.200703. [4] 曾玉国,陈远航.在国企改制中维护职工权益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建议[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405 [5] 张宝林,陈新. 新形势下干群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特点及原因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512 [6] 欧阳觅剑. 终结政策性破产与保障国企职工权益[J].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3月22日.

调查方式

走访;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图片、照片;文件;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关于中国工人阶级问题的典型著作当属《中国工人的命运》(冯同庆,2000),作者以对改革以来的工人状况调查为基础,通过考察工人的社会行动,说明工人的社会变迁,并对工人地位的改善的预期提出理论说明和实证说明,他对中国现阶段社会转型时期的工人命运作了详尽的描述,也对工人命运的发展趋势做了最精确的预测。在他的著作中,他充分注意了工人阶级的主动性,站在工人的角度上,了解到这场变革给他们带来的各方面的变化。 (2)《与时俱进,正确认识国内环境一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发生的新变化》(赵子平、万泽刚、赵湘红、刘子忠,2002)作者对新时期工人阶级的特点分析较多,尤其是从工人阶级的心态方面的变化作了分析,认为工人阶级的主体意识出现弱化,责任感有某种程度的淡薄,失落感增强。 《社会阶级阶层分析》(郑杭生,2002)中作者重新提出了工人阶级的历史性,它会随着生产力,所有制关系及上层建筑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它的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有分化的阶层是很正常的,作者还强调了工人阶级当中的企业家阶层和工人贵族阶层的存在合理性,肯定了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的作用。 (3)关于对工人阶级内部某些具体问题的研究近年来也多了起来,一般是集中在改革进行下的工人阶级所面对的热点问题,比如有很多学者开始讨论如何从参与产权和人力资源的角度来提升工人阶级的地位。以前工人阶级表面上虽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在企业当中却在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企业产权之外。 李秋洪所著的《群体的比较:国有企业员工的阶层》(2009)以对广西国有企业职工心理状况的实证调查为依据,揭示了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渡的历史进程中,国有企业工人内部存在着若干个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企业角色和群体利益各有差异的阶层,作者分析了他们的职业心理和改革心理,并且指出,了解工人阶级内部的阶层结构和阶层意识对形成正确的社会发展理论、确立改革与发展纲领、制定经济与社会政策、激发和保护工人阶级参与社会改革的积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