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移情理论的整合模型及其脑机制
小类:
教育
简介:
移情的理论模型有多种,比较流行的主要有理论论和模拟论两种,二者分别被不同的神经回路所支持。随着研究的深入,移情的理论模型逐渐走向整合。移情理论的整合模型同时考虑了移情聚焦和加工模式,移情聚焦是指一个人关注的对象是自我或他人,加工模式包括经验加工和命题加工,不同的移情聚焦和加工模式会导致个体对他人情绪状态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认知与情感神经科学揭示了这一移情整合模型的脑机制。
详细介绍:
“移情”一词是德文Einfunlung、英文Empathy的意译,即“把情感渗进里面去”。这一术语最初被用作分析艺术和自然作品的工具,而后运用于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在心理学领域中,移情的概念最早由铁钦纳(Titehener)于1909年提出,他认为人不仅能看到他人的情感,而且也能用心灵感受到他人的情感,他把这种情形称之为移情。 研究者主要从三个角度来对移情进行界定,一种观点强调移情的认知成分,认为移情产生于个体对他人内在状态的认知观察;另一种观点强调移情的情感成分,把移情主要看成一种情感现象,是对另一个人感情的一种瞬时体验;第三种观点侧重移情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的整合。 对于移情来说,目前比较公认的理论模型主要有两种:理论论(theory-theory)和模拟论(simulation theory)。理论论认为,普通人对于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是根据某个类似于科学理论的心理的理论(这种心理的理论是难以明确表述的隐理论),结合相关的语言和行为等信息,通过推理方式获知他人心理状态。模拟论认为,当人们要获知他人心理状态时,往往通过想象,把自己置于被模拟者所处的情景,然后产生关于他人的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称为伪装心理状态。神经成像研究表明,内侧前额叶皮层/旁扣带回、颞上沟、颞极和颞顶交界处是理论论的脑机制;镜像神经元和其他“共享回路”则是支持模拟论的神经证据。 简单来说,移情的理论论强调移情的认知方面,而模拟论则更重视移情的情绪成分,而且二者均得到了一系列研究的支持。然而,随着人们对移情的认知成分和情绪成分整合的重视,移情的理论模型也出现了整合的需要。 迄今为止,一个可行的整合方法是进一步考虑移情聚焦和加工模式在移情体验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移情聚焦是指一个人关注的对象是自我或他人,因为自我聚焦和他人聚焦的情绪和行为后果可能大不相同。此外,一个人采用的加工模式也很重要。经验加工可以被看作一种自动的、情感的、意识流体验,这些感觉像是未经调节的现实;相反,命题加工可以被看作是控制性认知加工。 移情研究的关键是要把移情界定为他人聚焦的,即一个人能够以经验的方式或命题的方式思考他人的体验。这样,经验加工非常密切地映射到了模拟理论。也就是说,为了理解他人的体验,一个人可以跳进这种情境并以一种很自动的方式去体验之,就好像这种情境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一个熟悉的例子是对电影中角色的移情。相反,对他人体验的命题加工采用了关于他人心理状态的控制性推理,这和移情的理论论不谋而合。 这样,移情聚焦和加工模式可以组成一个2×2矩阵。每一象限代表一种可能具有行为含义的独特的心理体验,对一个消极事件采用一种经验的、自我聚焦的观点可能会导致个人困扰并希望回避不愉快的刺激;相反,采用一种经验的、他人聚焦的观点可能会导致移情关注,移情关注可能导致利他行为。采用命题的、自我聚焦的加工可能与以一种元认知方式反思自己的思维和感受有关;而采用命题的、他人聚焦的加工可能与理解他人的思维和感受有关,这很可能在移情准确性和利他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移情理论的整合模型,研究者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探讨了移情的脑机制。已有文献表明,在2×2矩阵的整合模型中,每一象限都应该有一种独特的神经特征,并分享一些共同的神经回路。如内侧前额叶区域可能会卷入命题加工而不顾移情聚焦。通过选取特殊被试,如对疼痛先天性不敏感的个体及述情障碍的个体,可以发现背侧前扣带回和前脑岛与整合模型的关系。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在目前较为流行的两种移情理论基础上,介绍一种能够使它们得以整合的理论模型,并从神经机制上给予支持。 基本思路:先从心理学界对移情的定义出发,指出其界定的整合趋势-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的整合;然后论述目前较为流行的移情理论(模拟论和理论论)及其脑机制;接着从移情界定的整合趋势出发指出了移情理论整合模型建构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这一整合模型及其神经机制;最后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作品的科学性: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性质上属于质的研究方法论体系,在具体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了文献法、定性研究法、逻辑推理法及描述性研究法等。 作品的先进性:介绍了移情理论的整合模型及其神经机制,这在国内文献中尚不多见。 作品的独特之处:国内关于移情理论的文献资料有很多,但大多都是分别介绍几种主要的移情理论,从整合角度进行论述的研究不是很多,本文则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为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感同身受提供理论指导。 2.移情训练可以促进亲社会行为,减少该机侵犯行为的发生。 3.心理理论是儿童脱离自我中心的前提条件,具备心理理论是儿童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重要条件;加强心理理论训练,可以有效促进儿童责任意识的发展。 4.有助于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学会理解对方、改善人际关系。

作品摘要

移情的理论模型有多种,比较流行的主要有理论论和模拟论两种,二者分别被不同的神经回路所支持。随着研究的深入,移情的理论模型逐渐走向整合。移情理论的整合模型同时考虑了移情聚焦和加工模式,移情聚焦是指一个人关注的对象是自我或他人,加工模式包括经验加工和命题加工,不同的移情聚焦和加工模式会导致个体对他人情绪状态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认知与情感神经科学揭示了这一移情整合模型的脑机制。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在信阳师范学院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被河南大学期刊《心理研究》录用 顺利通过河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的评定

参考文献

1 黄家裕.模拟理论的综合进路.哲学动态,2009,9:76-80 2 熊哲宏,李其维.模拟论、模块论与理论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三大解释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0(2):70-77 3 杜红梅.移情与后果认知训练对儿童欺负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4 郑日昌,李占宏.共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4):277-279 5 冯维,杜红梅.国外移情与儿童欺负行为研究述评.中国特殊教育,2005,10:63-67 6 李锋盈,姚静静.试析移情与儿童亲社会行为关系的影响因素.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2):46-51 7 Jean Decety, Philip L. Jackson. A Social-Neuroscience Perspective on Empathy.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6, 15(2): 54-58 8 Gallagher, H. L., & Frith, C. D. Functional imaging of ‘theory of mind’.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 2003, 7 (2): 77–83 9 Decety, J., & Jackson, P. L. The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of human empathy.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Reviews, 2004, 3 (2): 71–100.

调查方式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在心理学中,研究者对于移情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 情绪性界定方式;(2)认知性界定方式;(3)整合性界定方式。 关于移情理论,主要有下列研究成果:熊哲宏等(2001)在概述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观察与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分别对模拟论、模块论和理论论这三大解释理论的基本假设、主要观点和存在的问题作出了述评。认为模拟论——儿童用自己的心理资源来“模拟”他人行为;模块论——心理理论发展中的天赋因素;理论论——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就是“理论形成”过程。论文表明,尽管这三种理论彼此之间进行着热烈的争论和批评,但它们似乎都过多地求助于各自所依据的观察与实验数据, 而很少深究各自理论本身的缺陷。 陈友庆(2005)概述了有关“心理理论” ( Theory of Mind)的理论和观点。认为心理理论主要包括三种理论:理论论( Theory Theory) 模拟论( Simulation Theory) 和模块论(Modularity Theory)。 黄家裕(2009)认为,模拟理论与他心问题密切相关,模拟理论存在关于认识他心的心理机制;模拟理论渗透着心理知识(模拟他心的启动、过程均需要心理知识,而且还存在认知渗透的问题)。模拟理论最大的困难在于它难以排除心理的理论或心理知识参与到心理模拟的过程。由于模拟理论不能排除心理的理论参与心理模拟的过程, 这使其失去独立性。如果心理模拟不能独立于心理的理论, 那么模拟理论最好的出路是走综合进路。 在移情神经机制方面,罗跃嘉等人(2008)研究表明,共情的关键功能脑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动作知觉和情绪分享系统,主要作用是诱发共情发生的主体与被观察客体产生相似体验;自我–他人意识系统,这部分使得主体能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情绪产生的根源是他人而非自身;另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由额叶起主导作用的精神调控系统,其作用是整体调节和意识控制。这三部分的有机结合和共同作用使得共情成为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工具,对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另外,国内外研究都一致认为,知觉一动作藕联、镜像神经元系统、脑岛和前扣带回皮层等是移情的发生和体验的重要脑机制,并倾向于通过对痛觉共情的研究来揭示关于共情的普遍的神经机制。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