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基于Flex和P2P的分布式选课系统的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信息技术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本文提出了基于Flex RIA和P2P的分布式选课系统以应对网上选课系统因短时内高负载而出错的问题。客户端方面,利用Flex的处理能力和客户端电脑的性能,使客户端节点之间通过Flex平台以P2P的方式直接交换部分选课数据;同时将部分数据处理工作转移到客户端进行,减轻服务器负担。服务器端方面,采用分布式技术,利用反向代理和均衡负载使多台服务器组成集群共同提供服务,以提高整体的性能和可用性。
- 详细介绍:
- 目前高校已普遍实行网上选课的制度,而其采用的网上选课系统基本上是传统的基于B/S(Browser/Server,即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的瘦客户端类型,即服务器端接收来自浏览器的请求,运行相关的业务逻辑进行数据处理,在生成全部页面之后,返回给浏览器,浏览器仅负责将页面呈现给用户。传统的网上选课系统在给学校管理带来部分便利的同时,也因为其系统架构上的固有缺陷给用户带来了许多麻烦。 传...(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传统的网上选课系统采用的系统架构无法承受选课高峰时期的大规模的并发访问量,导致系统反应缓慢出错甚至崩溃,严重影响选课的进行。随着网络和客户端性能的提升,在服务器单机性能由于技术和成本无法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网络系统和客户端电脑的剩余性能,同时将原本属于服务器的部分业务处理工作交予客户机执行;同时,服务器端采用分布式技术,使用多台服务器和反向代理进行均衡负载,以提高性能和增加稳定性。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作品创新性地在系统架构中采用了Flex作为前台技术,通过Flex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使客户端获得强大的数据处理、界面表现和直接与其他客户端通信的能力,因此可有效减少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通信量,进而减轻服务器端的压力,增加整体的性能和稳定性。同时在服务器端方面,通过对访问量巨大的网站如Google、百度、新浪的系统架构的研究,本作品成功地建立了应对中高规模访问量的分布式架构并将其应用到选课系统中。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依据本作品中的设计架构,服务器端方面,可在充分利用之前已有的服务器硬件、Web程序和数据库的基础之上,大幅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不会因为并发访问量大就反应迟缓甚至崩溃;在客户端方面,由于Flex富互联网程序所提供的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表现力,可在充分利用网络和客户端性能的同时,给选课同学以良好的用户体验,提高选课的效率和成功率,使选课过程不再成为学生的维护人员噩梦。
学术论文摘要
- 本文针对网上选课系统因短时内高负载而导致的响应缓慢、出错等问题,提出了基于Flex RIA和P2P的分布式选课系统。从Flex和分布式系统出发,结合C/S和B/S架构的优点,分别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对选课系统的架构进行了优化。客户端方面,依靠校园网高带宽、Flex强大的处理能力,充分利用客户端电脑的性能,使客户端节点之间通过Flex平台以P2P的方式直接交换部分选课数据;同时,将部...(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 无
鉴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文捷等,复旦大学选课系统的性能优化策略研究和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8; [2]叶建芳,应用FLEX技术构建RIA系统[D],浙江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2006; [3]袁芳等,高负载选课系统运行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经过通过万方数据库检索(),在2000-2011年的文献中,得到如下结果: 1、国内尚未有采用Flex作为前端技术的选课系统; 2、关于分布式选课系统,检索到两篇相关论文如下: (1)基于分布式Web服务器集群的选课系统研究与设计,孙延海,2006 作者在论文中提出了采用第四层交换技术来均衡负载,相对于本作品中所采用的反向代理的方式,第四层交换技术除了在性能上相比于反向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