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完善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对策
小类:
法律
简介:
植物新品种权是随着生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而兴起的新型农业知识产权。我国对植物新品种权法律保护立法起步较晚,对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立法上和实践中都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说:《条例》的法律层次偏低;《条例》与相关法律法规不协调;品种权法律保护执法难度大;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意识低;培养植物新品种动力不足。因此本项目对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进行研究,对我国完善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提出建议。
详细介绍:
本项目对植物新品种权权保护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现状分析,从现状的分析中发现诸多问题:《条例》的法律层次偏低;《条例》与相关法律法规不协调;品种权法律保护执法难度大;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意识低;培养植物新品种动力不足。文章根据分析中的问题提出建议:提升《条例》法律层次;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执法水平;加强植物新品种权宣传力度;提高育种者积极性等对策。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的目的是通过对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现状的研究,提出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相关对策,从而提高我国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水平,在面临当今世界以“品种战”、“种子站”建立起的新型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壁垒能够积极应对。 基本思路是从对植物新品种权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入手,阐述了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现状以及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重要意义。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如何充分实现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植物新品种权作为一种新型的知识产权,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甚少,我国对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起步较晚。因而本作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其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表现为如下几点: 第一,提升《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法律层次; 第二,提高《条例》与相关法律法规协调程度; 第三,提高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执法水平; 第四,提高育种者品种权保护意识; 第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植物新品种权渐渐被国际社会所重视。我国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方面存在很多的欠缺和不足。另外在学术上,对植物新品种权的研究也甚少,最著名的也只是侯仰坤的《植物新品种权保护问题研究》。 对于此作品的研究从我国植物新品种权法律保护立法上,有助于立法的完善,在文章中对于此提出了一些立法上的建议;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看,对于本作品的研究有助于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作品摘要

植物新品种权是指育种者对自己研制出的新品种享有的法律所规定的相关权利,其作为一种新型知识产权,在鼓励育种,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数量,促进育种业、农业发展,构建我国种子资源壁垒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立法层次偏低;《条例》与相关法律法规不协调;执法难度大;保护植物新品种权意识低;培育新品种动力不足。根据我国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上的问题,提...(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侯仰坤.植物新品种权保护问题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5:18. [2] 贾晓娅.美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我国的启示[D].暨南:暨南大学,2010. [3] 王燕军.论植物新品种权之刑法保护.[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4] 张平.知识产权法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 See European community ...(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问卷,个别交谈,亲临实践 ,图片、照片,书报刊物,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国外有关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制度对经济影响的研究已较为深入,而国内的相关研究才刚刚开始。由于我国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才短短七年,缺乏足够的时间序列观察变量来评价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种子产业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涉及到不同作物的多种新品种,要想较全面地反映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所产生的制度效应,则需获取有关不同品种作物的大量实地调查数据,而我国目前缺乏这方面...(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