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面向纺织行业的协同商务智能与物流优化平台
小类:
信息技术
简介: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主要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网络应用领域,同时也具有计算机科学与管理管理两大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项目开发了基于XML的复杂数据抽取、转换与柔性迁移机制,建立了物流供需匹配模型和商务物流一体化协同作业链的工作流模型,以数据共享为基础,结合算法对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以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在示范企业投入运行,提高项目示范效果,为在全行业内技术推广与普及做好准备。
详细介绍:
本项目组成员通过市场分析与调研,发现我国电子商务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三个解决方案:(1)采用XML技术开发柔性数据迁移接口,自动完成数据的抽取和数据结构的转换,实现纺织企业、物流企业以及电子商务网站间数据的无缝流动,彻底解决目前困扰许多大中型纺织企业的“信息孤岛”问题;(2)针对物流建立了结合地理区域因素和历史合作因素的供需匹配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模糊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评价推荐模型,按不同地理区域有效地对供应商综合能力进行评估,从而为需求方在物流企业在选择上提供了决策支持;(3)针对现行纺织企业电子商务网站购运分离的状况,提出了一个商务物流一体化的概念,在促成交易完成的同时,还提供了物流服务,实现网上信息传递、网上交易、物流配送全程运作,起到一个贯通协同式作业链的功效。

作品图片

  • 面向纺织行业的协同商务智能与物流优化平台
  • 面向纺织行业的协同商务智能与物流优化平台
  • 面向纺织行业的协同商务智能与物流优化平台
  • 面向纺织行业的协同商务智能与物流优化平台
  • 面向纺织行业的协同商务智能与物流优化平台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1.目的及思路: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本团队分析现状并提出解决方案,采用数据迁移接口、物流供需匹配模型以及贯通协同式作业链等技术,以数据共享为基础,结合算法对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以适应不同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对于整合行业资源、提升信息价值,提高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项目目前开发完成投入使用,运行效果良好。 2.创新点:(1)设计了基于XML的复杂数据抽取、转换与柔性数据迁移机制,支持分布异构环境的行业数据共享、交叉处理以及业务融合;(2)建立了结合地域服务因素和历史合作因素的供需匹配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模糊神经网络提出了功能-能力-效益综合评价的推荐模型,按不同地理区域有效地对供应商综合能力进行评估;(3)提出了商务物流一体化协同作业链的工作流模型,将网上信息传递、网上交易、物流配送全程集成,起到一个贯通协同式作业链的功效,实现了信息流与物流两者合一。 3.技术关键:系统的主要支撑技术包括三个:纺织企业内外数据迁移技术、物流的智能匹配调运优化技术以及商务与物流一体化“贯通协同式作业链”处理技术。 4.主要技术指标:(1)实现纺织行业远程电子化采购管理,扩大范围,降低成本;(2)企业整体库存减少10-15%,节约运输成本15%,订货-生产的周期时间缩短25%,供应链上的供应商按时交货率平均提高15%以上;(3)规范化的、便于计算机调阅和数据处理的业务档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科学性、先进性

国内现有研究和相关平台存在众多缺陷,具体表现为:(1)缺乏对电子商务全过程的支持,尚未形成贯彻信息交流、商品交易、物流配送的一体化操纵流程与支持。(2)缺乏多维信息与质量信息表达结合的集成式描述方法。(3)物流信息管理与商务信息管理相脱离。 本项目具有业务、服务、功能无缝集成、供求响应敏捷、业务流程动态重组、信息交换同步等特点,实现对交易方信息流和物流的高效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彻底解决目前困绕许多大中型纺织企业的 “信息孤岛”问题;充分挖掘蕴含在企业内、外部的信息资源,提升决策支持能力,以此来推动管理进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本项目与国内相关研究相比,具有个性化、动态调整、贴近现实应用的特点。其中,针对物流建立的功能-能力-效益综合评价的推荐模型,按不同地理区域有效地对供应商综合能力进行评估,与国内同类研究与系统相比具有灵活性强、实用性强的优势。 系统采用了B/S结构,应用Java Applet技术,一次开发随处使用,升级维护方便。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1.获得本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2.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审阶段): 名称:一种采用增量式挖掘的零售行业折扣券生成方法 申请号:200910096564.9 申请日期:2009年3月9日 3.取得的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 软件名称:连锁零售业动态交互与供应链资源集成平台软件 登记号:2008SR15882 首次发表时间:2008年3月25日 4.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 软件名称:面向纺织行业的协同商务智能与物流优化平台 V1.0 受理号:浙ZD-2009-0678 首次发表时间:2009年3月25日

作品所处阶段

生产阶段,其中有部分关键技术已成功在几家公司得到成功应用

技术转让方式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磁盘 现场演示 样品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工作流管理系统大多基于C/S结构,更新复杂、代价高,且多为定制,流程重组困难。本项目实现的商务与物流一体化“贯通协同式作业链”处理模块实现了动态流程设计,具有流程柔性重组的能力,支持企业分布化管理与流程控制。系统采用了B/S结构,应用Java Applet技术,一次开发随处使用,升级维护方便。 本项目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已经在纺织企业、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等领域实现了应用。其中,项目部分关键技术在杭州塞思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英杰有限公司、杭州高达机械技术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应用,支持公司的产品和项目开发,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多万元,间接效益巨大,用户反馈效果良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协同商务通过对各个合作伙伴的竞争优势的整合,共同创造和获取最大的商业价值以及提供获利能力。就协同商务概念而言,企业信息化建设目的不仅是管理企业内部的资源,还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将客户、供应商、代理分销商和其他合作伙伴也纳入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实行信息的高效共享和业务的一系列链接。 早期对企业信息集成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现企业的应用集成上,重点解决信息化孤岛问题。如欧共体ESPRIT计划支持的CCE-CNMA项目提供了一个集成框架以及一组工具、服务和界面,支持在开放环境中方便、快捷地设计、集成和管理应用系统。欧洲ANSA研制的ANSAware开发环境提供了一套简单、高效的服务和工具,为集成遗留系统、构建运行在异构平台之上的分布式集成系统提供了支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企业集成的范围也从单纯的企业应用集成扩展到广义企业间的功能集成、信息集成和过程集成。主要研究有美国的NIIIP 项目通过建立信息基础平台,使得合作者之间消除由于不同的数据结构、不同的过程和不同的计算环境所造成的障碍。中欧合作项目DRA GON 利用开放网络、电子商务环境实现异地之间基于信息和过程共享的产品虚拟协同开发模式,为中欧制造企业提供安全、有效的协作方式、工具和服务平台。有文献从过程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基于Web 服务的协同产品商务(Web Service Collaborative Product Commerce,WSCPC) 框架,支持松散耦合环境下协同产品商务的设计过程、工艺过程和业务规划的集成。 此外,国内已针对企业内、外部“信息孤岛”问题,对关于数据挖掘和代理技术在商务智能中的应用涉及基于数据仓库的商务智能应用、基于遗传算法的Agent谈判模型、主题型搜索引擎等也深入研究,也发表的一些相关论文,其内容主要涉及企业电子商务及客户关系管理的相关研究和技术。一些信息技术公司还开发了相关系统,但大多企业的工作流管理的研究及系统大多基于C/S(客户/服务器)结构,产生的软件更新复杂、代价高,且多为特定企业量身定制,流程重组困难。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