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四种入侵物提取液对褐云玛瑙蜗牛的防控试验研究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本项目的研究:利用入侵植物可有效地防治褐云玛瑙蜗牛的对农林、园艺等经济作物危害,同时可减少对哺乳动物和人类的食物污染带来的疾病感染;该项目研究成果可为开发低毒或植物源农药提供依据;减少褐云玛瑙蜗牛的危害,可保护植物多样性,有效的促进生态平衡。 该项目的试验设计和实验过程科学严谨,实际应用价值高,具有适用范围广,取材方便,有效成分制备简单,成本低等特点,适合广大农作物种植户。
详细介绍:
本项目的意义:利用入侵植物的生长优势,及其化感作用防控褐云玛瑙蜗牛,既可以减少入侵植物的有害蔓延,减轻对耕地、园地的危害,又为防治褐云玛瑙蜗牛提供了材料,是采用以害防害的环保理念,对环境无污染,保护耕地,保护本地区植物的多样性,有效促进生态平衡。 该项目的技术水平:利用入侵植物马缨丹Lantana camara、五爪金龙Ipomoea coirica、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水浸液的生物遏制效应,对褐云玛瑙蜗牛趋避和毒杀。本项目研究采用实验室内养殖,分别对该蜗牛的卵、2-3螺层的幼体蜗牛、成体蜗牛进行喷杀和趋避处理(喷施四种入侵植物提取液),然后与农药毒杀做对照,实验方案科学合理,试验易于操作。实验室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将应用于园地进行实践防控试验研究工作。采用入侵植物水浸液对果园、茶园及菜园等地进行喷洒,达到毒杀及趋避褐云玛瑙蜗牛作用,有效的防控褐云玛瑙蜗牛的肆虐与危害。 由于以上四种入侵植物在本地区分布广、数量大,取材方便,其水煎液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廉,易于在园艺和农业生产基地进行应用和推广。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褐云玛瑙蜗牛繁殖能力极强,又缺少天敌,主要啃食农业、园艺等经济作物,对农业、园艺的危害极大。预期通过此项研究,利用入侵植物水煎液来防控褐云玛瑙蜗牛,利用其生物遏制效应对褐云玛瑙蜗牛的扼杀及趋避作用,有效的控制其肆虐与危害。 基本思路: 收集相关参考文献→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汇总实验现象,统计、处理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分析→讨论验证→文献汇总→撰写成论文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项目的科学性:马缨丹、五爪金龙、南美蟛蜞菊、薇甘菊四种入侵植物具有挥发油、或者黄酮类、酯类、酚酸类和醇类等可挥发性组分。因此利用其水煎液对褐云玛瑙蜗牛进行喷杀和趋避处理。 本项目的先进及独特之处:利用入侵植物的生长优势,及其化感作用防控褐云玛瑙螺,是采用以害防害的环保理念,对环境无污染,有效促进生态平衡。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项目在实际应用价值上具有成本低,效率较高的优势,既有效的利用入侵植物的自然优势,达到以害防害的目的,又有效地促进生态平衡良好发展。 在现实意义上,由于入侵植物具有挥发性成分,如挥发油、黄酮类、萜烯类、酯类等,对危害经济作物的害虫具有一定触杀与趋避效果。所以,此项研究的开展,可为低毒、无毒防治农业、种植业害虫开辟新的途径,甚至为开发新的植物源农药提供依据,期望达到种植业防害零污染的目的。

学术论文摘要

实验室内观察了四种入侵植物提取液对不同生长时期褐云玛瑙蜗牛的毒杀作用。结果表明:以浓度为1g/ml的南美蟛蜞菊、五爪金龙、微甘菊、马缨丹提取液处理蜗牛48h,实验组开始陆续出现死亡,在132h内,南美蟛蜞菊、五爪金龙、微甘菊实验组均能达到100%的毒杀效果,马缨丹提取液毒杀率为25%。四种入侵植物提取液对成体蜗牛的毒杀效果由强到弱的顺序为:薇甘菊﹥南美蟛蜞菊﹥五爪金龙﹥马缨丹。薇甘菊、南美蟛蜞菊、五爪金龙和马缨丹提取液处理幼体蜗牛至100%毒杀率与成体毒杀相比,薇甘菊、南美蟛蜞菊、五爪金龙所需时间分别缩短了 72h、66h、70h。四种入侵植物提取液对幼螺的毒杀作用与成螺相比效果更为显著。在观察4种入侵植物提取液处理褐云玛瑙蜗牛卵发育的实验中,对照组出壳率为61.6%,五爪金龙、马缨丹、南美蟛蜞菊和薇甘菊实验组出壳率分别为46.6%、42.5%、22.5%和15.8%。4种入侵植物提取液对褐云玛瑙蜗牛的毒杀实验结果表明,薇甘菊的毒杀效果最为显著,与杀螺农药四聚乙醛效果相仿,具有植物源农药的特性,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获奖情况

尚未发表

鉴定结果

该项目的试验设计和实验过程科学严谨,实际应用价值高,适用范围广,成本低,适合广大农作物种植户,便于推广。

参考文献

[1] 曾坤玉,胡飞,陈玉芬等.四种与福寿螺(ampullar gigas)同源地入侵植物的杀螺效果.生态学报.2008年1月第28 卷第1期:260-266 [2] 陈德牛,张卫红 外来物种褐云玛瑙螺(非洲大蜗牛)生态学通报2004年第36卷第6期:15-16 [3]李萍,黄新动,李燕等.非洲大蜗牛在云南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植物检疫 2008年第3期:189-190 [4] 胡飞,曾坤玉,张俊彦等.五爪金龙乙醇提取物对福寿螺毒杀和水稻苗生长的影响.生态学报.2009年10月第29卷第10期.5471-5477 [5]黄新动,胡文兰,高伟,管朝莲. 云南省文山州非洲大蜗牛发生情况调查初报[J]农家之友(理论版), 2010, (02) [6]冉俊祥. 非洲大蜗牛的传播、危害和防治[J]. 植物保护, 1990, (02) [7]黄世水,曾繁海,古谨,梁凤娇. 非洲大蜗牛的传播方式与防止对策初探[J]. 植物检疫, 1998, (04) [8]黄文安. 吉水县发现非洲大蜗牛危害早稻[J]. 江西植保, 1996, (04)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由于褐云玛瑙蜗牛属于外来入侵种,1930年传入我国厦门,随后在闽南一带扩散,在1935年逐渐扩散到珠三角及雷州半岛、海南及广西南部等地区,该蜗牛的入侵对我国自然环境、植被及经济作物的破坏造成的损失超过上亿元人民币。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非常适于蜗牛的繁殖和生长发育,由于人们缺乏对防治褐云玛瑙蜗牛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和研究,及盲目、大量的人工养殖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从而出现蜗牛泛滥成灾,并病危害农林、园艺等经济作物,破坏植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几十年以来,各国家、地区对褐云玛瑙蜗牛的防治虽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蜗牛的繁殖能力强,数量大,成活率高等特点,所以在各个国家和地区肆虐扩散和传播,仍对各地区的农林业、园艺等种植业造成很大的危害,并且,由于蜗牛是嗜酸性血管圆线虫的中间寄主,可引起人类、哺乳动物的脑膜炎等疾病,甚至死亡,对人类经济动物的养殖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对褐云玛瑙蜗牛的防治工作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对褐云玛瑙蜗牛的防治主要还是园区管理过程中进行物理防治,在经济作物种植场地捕捉及化学药物防治,前者是杀螺效率不高,后者是农药对人们身体的危害较大。我国在非洲大蜗牛的防治上也没有新的突破,现阶段农业上主要是采用化学药剂防治,但防治褐云玛瑙蜗牛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破坏生态环境。如“云南省非洲大蜗牛发生与防治研究”,(李萍等,2008),利用50%的梅塔颗粒进行诱杀及70%的贝螺杀可湿粉防治;“非洲大蜗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王代昌,2005);“谨防非洲大蜗牛在思茅境内的传播危害”(陶川,2005)。所以,如果利用入侵植物能够有效地防治褐云玛瑙蜗牛卵、幼体蜗牛及成体蜗牛发育与繁殖,将是一个防治褐云玛瑙蜗牛的一个新的突破。因而,寻求高效、无污染的低毒或无毒农药,用于防治入侵动物将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项目利用入侵植物马缨丹、五爪金龙、南美蟛蜞菊、薇甘菊的水浸液的生物遏制效应,对褐云玛瑙蜗牛趋避和毒杀。采用入侵植物水浸液对果园、茶园及菜园等地进行喷洒,达到毒杀及趋避褐云玛瑙蜗牛的作用,有效的防控褐云玛瑙蜗牛的肆虐与危害。本项目有效地防治褐云玛瑙蜗牛对经济作物的危害,适用很广,低成本,以害治害,无污染,有效的促进生态平衡,可为开发低毒或无毒植物源农药提供依据。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