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关于北京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优化的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 自行车租赁服务被赋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使命。然而,该系统屡次推行却惨遭冷遇。本文分析了北京市自行车租赁行业的经营现状及它所呈现出的问题。然后,本分阐述了北京市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的优化方向。根据本项目所做调查问卷的结果,本文建立了自行车租赁网点分布的理论数学模型(Np-Hard模型),该模型具有很强的推广性。最后,本文全面分析了北京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详细介绍:
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自行车租赁服务被重新赋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历史使命。但这项在当时被普遍看好的服务,屡次推行却惨遭冷遇。本文首先研究了杭州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成功案例。接下来本文深入分析了北京市自行车租赁行业的经营现状及它所呈现出的宣传不到位,收费不合理,租赁网点分布不合理,自行车缺少保养和维修等方面的问题。然后,本分阐述了北京市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的优化方向,即(1)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模式(2)改善自行车公共交通环境(3)采取免费+收费的模式(4)使用“一卡通”作为公共自行车租赁的支付手段(5)自行车租赁网点布局合理化(6)采用公共自行车锁止控制子系统,应用免扎免充气车胎。接下来,根据本项目所做调查问卷的结果,本文建立了自行车租赁网点分布的理论数学模型(Np-Hard模型),该模型具有很强的推广性,适用范围广。最后,本文全面分析了北京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 研究目前北京市自行车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基本思路: 1、分析杭州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成功案例和北京市自行车租赁行业经营现状,比较两个城市自行车服务系统经营模式的异同 2、结合实地调研的结果提出北京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初步优化方案,并建立自行车租赁网点布局的数学模型。 3、分析北京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综合经济效益及运营方案。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本项目在杭州和北京两地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研,结合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问题分析,符合科学研究的规范。 先进性: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北京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所出现的问题,贴合了“绿色出行”的时代潮流,对于切实解决北京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独创性:本文建立了基于Np-Hard问题的自行车租赁网点布局数学模型,并进行定量分析,具有很强的独创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实际应用价值 1 本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北京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优化方案 2 本文建立的基于Np-Hard问题的北京市公共自行车网点分布的数学模型具有可很强的推广性。 现实指导意义 1 倡导绿色交通,节能减排。 2 有利于展示城市魅力,带动绿色消费。 3 为社会带来创造就业、改善市容等边际效益。

作品摘要

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自行车租赁服务被重新赋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历史使命。但这项在当时被普遍看好的服务,屡次推行却惨遭冷遇。本文首先研究了杭州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成功案例。接下来本文深入分析了北京市自行车租赁行业的经营现状及它所呈现出的宣传不到位,收费不合理,租赁网点分布不合理,自行车缺少保养和维修等方面的问题。然后,本分阐述了北京市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的优化方向,即(1)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模式(2)改善自行车公共交通环境(3)采取免费+收费的模式(4)使用“一卡通”作为公共自行车租赁的支付手段(5)自行车租赁网点布局合理化(6)采用公共自行车锁止控制子系统,应用免扎免充气车胎。接下来,根据本项目所做调查问卷的结果,本文建立了自行车租赁网点分布的理论数学模型(Np-Hard模型),该模型具有很强的推广性,适用范围广。最后,本文全面分析了北京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1)倡导绿色交通,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2)有利于展示城市魅力,促进旅游文明城市的建设,带动绿色消费。(3)为社会带来创造就业、改善市容和诚信建设等边际效益。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意见》,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2008.12.18 [2] 《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第四版)》,蒋中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 [3] 《杭州市公共自行车项目运营模式探讨》,王秀秀,交通企业管理,2010年第5期 [4] 杭州网 [5]《武汉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规划》,孙黎辉,陈华,孙小丽,城市交通,2009年7月 [6] 北京公共交通网络图 [7] 北京公交集团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上世纪80年代,北京自行车的出行比重高达63%。随着城市的发展,北京的自行车出行比重快速下降。目前,北京自行车保有量虽超过1300万辆,年销售新车超过100万辆,但自行车出行比例仅剩18%。2008年奥运前夕,自行车被重新委与重任,北京自行车租赁服务被赋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历史使命。但这项在当时被普遍看好的服务,屡次推行却惨遭冷遇。 至今为止,国内目前还没有关于北京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全面系统的研究。目前国内在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方面的研究文献主要是针对杭州市和武汉市的。如浙江树人大学的王秀秀的《杭州市公共自行车项目运营模式探讨》,武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李黎辉,陈华,孙小丽的《武汉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规划》。以上文献的研究虽然有一定借鉴性,但是该文献中的分析并不适用于北京市的情况。而北京市各大报刊和网站等新闻媒体,大多把北京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最为社会新闻加以报道,缺乏对于该系统经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深入分析。 正因为如此,深刻地分析了北京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公共自行车网点布局的理论数学模型,为该系统的优化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今后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具有较大的实际价值和现实意义。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