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区域金融协作与黄河金三角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基于三门峡、运城、渭南、临汾四地的调查
小类:
经济
简介:
本文从黄河金三角区域产业结构入手,在讨论区域金融协作现实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调研分析了当前影响区域金融协作的体制障碍,从经济金融结构入手集中论述黄河金三角地区经济金融协作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实证分析了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金融协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加快黄河金三角区域金融协作的政策措施,以更好地推进本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详细介绍:
本文从黄河金三角区域的产业结构入手,在讨论区域金融协作问题的现实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调研分析了当前影响区域金融协作的体制障碍,并提出了加快黄河金三角区域金融协作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以求更好地推进本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沿着这一主线,本文对于区域金融协作研究的理论进行了一定总结,并在此理论依据下,从经济金融结构入手集中论述黄河金三角地区经济金融协作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并且对于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金融协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障碍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上述研究得出结论,提出了促进黄河金三角区域金融协作以推动经济一体化水平的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从国内区域金融合作的实践与成效出发分析了国内区域金融协作的现状及成效,进一步分析了黄河金三角金融协作的基础及必然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黄河金三角金融协作的地缘优势;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对资金需求规模巨大,客观上对区域金融协作提出了新要求;区域金融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通过调查三门峡、渭南、临汾、运城四城市的金融业发展状况和协作现状,小组成员分析了黄河金三角区域金融协作的短板和障碍,主要有七方面的障碍:政府行为与行政区划壁垒;金融政策与监管标准;金融外部化与商业银行体制;本土金融与草根信贷;金融集群与区域金融中心因素;区域金融市场与产品创新障碍;金融基础设施与金融信息共享机制缺陷等。另外,从实证分析和研究角度入手,运用统计计量软件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进行了黄河金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与实力比较、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以及黄河金三角城市金融辐射力定量分析。 最终,本文给出了政策性的研究结论及建议:必须确立政府主导下的金融先导战略,这在黄河金三角地区尤为重要;必须加强区域金融监管的配合与协调;必须注重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激发区域金融活力;必须注重培育本土金融,切实发挥民间融资功能;必须注重建立统一完备的区域金融市场;必须注重加快金融集群,培育区域金融中心;必须注重统一和谐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必须注重加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资本顺畅流动提供便利通道。

作品图片

  • 区域金融协作与黄河金三角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基于三门峡、运城、渭南、临汾四地的调查
  • 区域金融协作与黄河金三角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基于三门峡、运城、渭南、临汾四地的调查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文旨在对于黄河金三角金融协作及一体化发展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可行建议。作品从黄河金三角区域产业结构入手,在讨论区域金融协作的现实状况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对于当前影响区域金融协作的体制障碍进行深入分析,并且从经济金融结构的角度重点分析了黄河金三角地区经济金融协作的必要性,对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金融协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障碍进行深入探讨,综合以上分析提出加快黄河金三角区域金融协作的相关政策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首先,本文调研所选取的四个样本城市均属二级中心城市,其区域间金融协作具有独特性。其次,本小组既考虑了地理学的因素,又结合了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把区域金融协作框架与内陆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再次,本小组尝试剖析区域金融发展的经济效应,并采用科学的计量方法对本区域四城市金融协作水平做出定量判断。最后,本小组尝试从现有的金融管理体制分析入手,提出政策建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国内目前对区域金融的研究尚未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区域金融协作的内在运行机制、区域金融协作成长和演变规律、区域金融协作的制度环境等问题缺乏较为深入和细致的理论分析。本文通过则通过分析黄河金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现实性和体制性障碍进行分析,既有完整的理论基础,又有准确的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对于区域金融合作的推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品摘要

本文以黄河金三角区域产业结构入手,在讨论区域金融协作现实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调研分析了当前影响区域金融协作的体制障碍,并提出了加快黄河金三角区域金融协作的政策措施,以更好地推进本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沿着这一主线,本文综述了区域金融协作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经济金融结构入手集中论述黄河金三角地区经济金融协作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实证分析了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金融协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障碍,最终得出结论,提出了促进黄河金三角区域金融协作以推动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政策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三门峡、临汾、运城、渭南四城市《统计年鉴》 [2]《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方案》 [3]三门峡、临汾、运城、渭南四城市中国人民银行中心支行报表 [4]李瑞林.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J].区域经济,2009(2). [5]尹优平.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6]董金玲.我国区域金融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济学动态,2008年(11). [7]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8]杨德勇等.区域金融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9]周立.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0[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调查方式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采用了多种调查方式,包括:走访三门峡、运城、渭南、临汾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并随机抽取了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并现场采访相关工作人员;查阅书报刊物、统计报表、文件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尽管理论界对中观经济金融问题尚有不同认识,但大家基本得出共识:“区域金融至少是中观金融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张军洲1995),在中国更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领域”(刘仁伍2003)。 目前国内外对于区域金融合作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五个角度进行的: 1、基于区域金融结构与金融成长差异的研究视角:对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研究是近年国内学者关注的另一个焦点。这一研究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区域金融差异形成的原因,二是区域金融差异的度量及变动趋势。 2、基于区域资金流动与金融资源配置的研究视角:区域间货币资金流动是区域金融成长的重要表现,也是金融资源空间配置的根本途径。唐旭(1995)认为,区域间资金流动管制的放松直接导致了区域间资金流动的加大。在此基础上,支大林(2002)讨论了经济均衡运行和经济非均衡发展下的区域间货币资金流动的规模、流向、性质和特征以及对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门洪亮、李舒(2004)运用计量模型分析了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 3、基于区域金融生态的研究视角: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区域金融发展问题对于解释金融系统复杂性较有说服力。国内把金融生态引入区域金融的研究最早是由白钦先(2001)提出的,他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申到金融领域,在国内最早提出了金融生态环境这一概念。 4、基于区域金融合作(区域金融一体化)的研究视角: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以及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金融合作产生的动因(彭军娥、贾美、龙海明,2007)。李文增、彭军娥、陈平等(2007),卢珍菊、钟树林、黄文波(2008)相继对泛北部湾、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区域金融合作的路径选择。 5、基于区域金融中心选址的研究视角:这一研究主要借鉴了区域经济学的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以及金融地理学的信息腹地原理,研究构建多层次金融中心的可能性及路径,从而为同质区域和异质区域的金融合作奠定基础。 总体来看,国内外在区域金融协作方面,多数研究者只是对区域金融现象进行简单描述或者对于区域金融协作提出单纯的政策建议,对区域金融协作的内在运行机制、成长和演变规律、制度环境等问题缺乏较为深入和细致的理论分析。有影响又具有现实意义的省际交叉地带的区域金融协作研究仍然是一个空白。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