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新民:走向人的现代化--城镇化背景下云南某民族自治乡的并校研究
小类:
教育
简介:
单亲家庭的学生更需要老师多一些关注?还是更需要充实的生活? 留守儿童更需要父母的陪伴?还是更需要能发挥主体性的丰沃土壤? 本项目通过人种志研究为被遮蔽的学生的真正发展需求“去蔽”;发现农村并校通过将学生置入现代化的教育场域,客观上满足了学生对外界的探索的渴望、对现代化的融入的需求。但是学校和老师方面还应更加主动和自觉,才能使得并校所铺就的学生的现代化道路更顺畅更成功。
详细介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改革风起云涌,首当其冲的就是高校间的合并,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的“强强联合”被誉为教育界一桩“盛事”;浙江大学更是得益于并校而超越北大清华一跃成为我国排名第一 的高校。这一戏剧性的变化使得高校并校成为人们街头巷尾乐此不疲的热门话题。 然而,还有一种并校,由于象牙塔的夺目光辉而淹没在了人们的视线之外,那就是基础教育中的农村中小学并校。围绕着追求城乡终极均衡的“意图伦理”,和切实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责任伦理” 学者们对于并校有着见仁见智的看法。这些见解有些是基于对农村教育现状的深切洞察,有些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演绎推理。对于我来说,由于一次深入农村的机会,因而获得了发言权。 2007年大学毕业后,我参加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西部志愿教师”计划,来到云南第一所希望小学——DC乡中心小学支教一年。出发之前,对自己的教学充满憧憬和想象:它将是晏阳初模式的融农村教育于农村建设,用知识的力量使农民摆脱“愚”“贫”“弱”“私”(孙培青,2000);它还会借鉴马卡连柯的劳动学校(王保星,2008),将学校建设成自足的,也使人自立的机构。有了一线教学经历后,才发现我想给予学生的并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不是机械地等待被我的崇高理想所灌输,相反,他们会挑战我的价值观和生活观。 2010年DC乡全部村小学的五六年级合并到乡里的中心学校,很多舆论包括我在内都认为这一举措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倒行逆施”,可是学生却说“很高兴”“走再远的路也愿意”。是因为学生目光短浅,因为我能比他们顾全大局?虽然学生和并校决策者站在了同一立场,他们的出发点也是一样的吗?鉴于并校在城镇化背景下的现实意义,以及对乡村教育的变革意义,笔者带着这种种疑问在2010年12月和2011年4月两次重访DC乡,在之前支教的基础上,以并校为题进行了深入的人种志研究,形成此文。

作品图片

  • 新民:走向人的现代化--城镇化背景下云南某民族自治乡的并校研究
  • 新民:走向人的现代化--城镇化背景下云南某民族自治乡的并校研究
  • 新民:走向人的现代化--城镇化背景下云南某民族自治乡的并校研究
  • 新民:走向人的现代化--城镇化背景下云南某民族自治乡的并校研究
  • 新民:走向人的现代化--城镇化背景下云南某民族自治乡的并校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一、撰写目的: 1.揭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2.揭示并校客观上给农村学生带来的影响;3.思考乡村教育要从根本上走出困境所需要的和缺少的各是什么。 二、基本思路: 1.背景信息:城镇化状况和并校情况;2.个案深描:学生教育生活变迁、农村小学日常教学生活叙事3.理论解读:学生真实需要是什么?并校的回应?并校能够给予回应的条件和机制是什么?最后导出结论。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人种志研究针对开放的、正在进行中的、因地而异的社会事件最具有适切性;在附件中开放研究经验,提供质疑和三角检验的可能。 先进性:华中师大、东北师大等都在做类似题目的国家课题,但尚无“切题”成果发布。 独特之处:角度上,从学生的内在发展需要来看并校的影响;为宏观政策提供微观、真实的、人本的视角。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有助于了解农村学生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环境变化和身心需求 2.为农村小学并校提供一个“人的现代化”的兼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视角 3.提供西南山区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个案 4.从并校的角度解读农村教育发展史 5.从农村教育的角度解读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与特点

作品摘要

近二十年间,农村小学并校方兴未艾,对城乡教育的公平与均衡的强调使得这一课题成为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走向的前沿关注。本研究采用人种志方法,将DC乡小学生教育生活的变迁作为叙事“前台”,将“并校”和“城镇化”作为理论“后台”,关注点聚焦在并校的受体——学生身上,从细节处展现学生对并校的反应和真切意愿的表达。 研究发现:1.学生的言行举止处处彰显融入现代化的主体意愿,比起借助外在物质和力量,在适宜环境中的现代性内在生成更重要;2.由于农村教育的“内卷化”等原因,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过程不等于自身的现代化过程;3.并校为农村学生结构化、系统化的现代化实践提供了一种途径,其合理性的边界在于很多欠发达地区的乡与村的发展差距。这种差距使得并校不仅是教育空间的转变,更将农村学生置入城镇化的教育生活实践中,从而置入人的现代化进程中。4.农村并校客观上提供了使学生更好的现代化的条件,但是学校和教师要从主观上更加主动、自觉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李澜,2003,《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孙培青,2000,《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司洪昌,2009,《嵌入村庄的学校》,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王保星,2008,《外国教育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汪求俊,2008,《超大班教学与农村中小学“并校”潮》,《现代教育论丛》,第12期 【6】万明钢,2009,《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名义》,《教育科学研究》,第10期 【7】熊效军,2004,《农村教育移民,凸现农村教育缺失》,《湖北教育》,第24期 【8】徐辉、黄学溥,2000,《中外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 【9】薛毅,2008,《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 【10】邢兰泉,2006,《合班并校带来的问题及对策》,《中小学管理》增刊

调查方式

■走访 ■现场采访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图片、照片 ■统计报表 ■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分为国家课题、学术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国外专著四部分来概述当前该项目相关课题的研究况。 1.在2010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推进中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研究”,有两篇关于美国并校运动的比较研究作为该项研究阶段性成果(于胜刚,邬志辉;张源源,邬志辉),主要是回顾了美国并校运动历程,提出了“学校规模效应”、“城市化运动”等关键主题,为处于并校关键期的我国农村教育提供借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变迁”(AHA09000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义务教育学校布局问题研究”(09JZD0035) 也陆续发布研究成果。但是还没有进入到主题阶段。 2.以“并校”“学校布局调整”为关键词的有2008年华中师范大学《效率与公平: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标冲突与协调》博士论文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十几篇,内容多是现状研究,中心是针对问题和对策的分析,既有个案研究也有综述性质的研究。这些论文为笔者做研究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理论基础和参考资源。 3.07、08、10年的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以及09年“公平、质量、效率:农村教育政策的抉择”国际学术研讨会体现了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人文观照,尤其在主题上有了突破,跳出从学校内部系统看并校,开始着眼于社会,包括城镇化趋势、社区文化等外围环境来考察问题,如,东北师范大学安晓敏的《学校对农村意味着什么——布局调整对乡村文化的冲击及对策》等,加深了认识和扩展了视野。 4.“Education in rural America,a reassessment of conventional wisdom:pluralism in the countryside”中展现了美国并校历史进程中保守与自由主义,国家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博弈,提醒笔者美国近几十年的并校史与农村教育发展史的并行关系。此外国外的并校研究还常常以探讨学校规模与教育质量、社区文化的关系等这样的主题出现,其中不乏我国目前较缺乏的量化研究。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