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内蒙宝格德乌拉一带侏罗纪花岗岩体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探讨
小类:
能源化工
简介:
本论文研究宝格德乌拉花岗岩体地质特征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对测区侵入岩体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和岩体地质特征研究,对本区内侵入岩体得出如下结论: 1. 宝格德乌拉花岗岩体可分出边缘细粒花岗岩相和内部中细粒花岗岩相。 2.岩体显示出一套酸性岩浆岩特征富集元素组合,侵入岩体属A型的非造山碱性花岗岩。 3.围绕宝格德乌拉岩体的W、Sn、Mo、Bi各元素异常强度大,浓集分带特点明显,浓集中心相对集中
详细介绍:
本论文依据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宝格德乌拉一带综合方法找矿项目,重点研究宝格德乌拉一带花岗岩体地质特征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通过对测区侵入岩体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和岩体地质特征深入研究,对本区内侵入岩体得出了如下结论: 1.基本查明了本区内各侵入岩体的空间分布及岩性特征: (1)宝格德乌拉花岗岩体具分带特点,可分出边缘细粒花岗岩相和内部中细粒花岗岩相。 (2)特格乌拉花岗斑岩体由肉红色花岗斑岩组成,具斑状结构,斑晶含量20—15%,斑晶粒径1—3mm。 2. 通过本区侵入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1)该岩体的基岩光谱微量元素分析结果与土壤地球化学统计特征值显示出一套酸性岩浆岩特征富集元素组合,Pb、W、Mo、Bi、Sn等元素均值大于区域背景值,而Mn、Ni、Cu、Zn、As、Hg、Au等元素均值则低于区域背景值。 (2)该岩体硅酸盐分析结果,花岗岩类中Mn O、Al2O3、MgO、CaO等都低于平均值,SiO2都在74—77%之间,属高硅花岗岩。碱含量也高,通常K2O+ Na2O在8%左右,属碱性花岗岩,因此,本区侵入岩体均属A型的非造山碱性花岗岩。 3.宝格德乌拉花岗岩体一带土壤地球化学特征明显,围绕宝格德乌拉岩体的W、Sn、Mo、Bi各元素异常强度大,浓集分带特点明显,浓集中心相对集中,据此推断本区具有寻找大型隐伏多金属矿床的有潜力的地区。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 对本区侵入岩体进行深入的地质特征研究,全面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从成因上确定本区侵入岩体的类型,并为本区及以后其他区域地质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思路: 以地质找矿为中心,以提高测区矿产地质研究程度为目的,以花岗岩区1:5万填图方法为依据,对花岗岩类侵入岩的地质特征进行研究。通过1:5万面积性物化探工作,查明区内花岗岩类岩石地球化学分布特征,进行研究。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结合区域地质填图、岩石薄片鉴定、基岩光谱微量元素分析和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硅酸盐样分析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对测区花岗岩体的岩石学特征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探讨。结合岩体岩性特点与各元素组合化探异常分布规律,分析岩体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依据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宝格德乌拉一带综合方法找矿项目,重点研究宝格德乌拉一带花岗岩体地质特征及其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作用的关系。通过实践掌握利用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资料学会做图及分析方法。

学术论文摘要

本论文依据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宝格德乌拉一带综合方法找矿项目,重点研究宝格德乌拉一带花岗岩体地质特征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通过对测区侵入岩体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和岩体地质特征深入研究,基本查明本区内各侵入岩体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及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根据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确定了本区岩体属于A型非造山碱性花岗岩。本区各组合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呈规律分布,结合岩体岩性特征综合分析,为本区寻找大型隐伏多金属矿床提供了理论依据。

获奖情况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本区区域地质调查研究主要成果简述如下: 1. 1963年,内蒙古地质局呼幅队进行了满洲里幅(M-50)、贝尔湖幅(L-50)1∶100万区调(编测),编写了满洲里幅和贝尔湖幅地质报告,出版有地质图、矿产图、构造地质图及其说明书。对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产均有系统的论述。 2. 1983-1985年,原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区域地质调查队在新巴尔虎右旗幅等进行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对区内地层、岩浆岩、构造、矿产等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并发现了额仁陶勒盖银矿。上述地质和矿产成果为本次工作提供了基础性的地质资料。 3. 1991年,由内蒙古地质矿产局编制,地质出版社出版的《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对全区地层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重新厘定了一些地层单位的名称和含义,并对各时代地层进行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单位的对比和划分,研究了各时代地层的岩相特征和古地理状况,进一步完善了内蒙古的地层层序;首次研究和确定了内蒙古地区岩浆作用的旋回、阶段和期次,统一划分了全区的构造岩浆岩区和岩浆岩带,对各旋回侵入岩的地质特征、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等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对内蒙古区域变质岩的岩石类型、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原岩恢复、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类的成因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和探讨了全区变质作用的特征;在构造方面以多旋回槽台学说与板块构造理论相结合为指导思想,合理地划分了构造旋回和构造单元,系统地阐述了极其复杂的内蒙古地质构造及其演化特征和发展阶段,从沉积作用、岩浆活动、构造运动、变质作用及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演变等方面,全面论述了内蒙古的地质发展历史。 作者于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参加了《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宝格德乌拉一带综合方法找矿项目》工作,对本区花岗岩类开展了较深入研究, 获得了重要成果 ,现作以下叙述。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