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
小类:
社会
简介:
现今大众传媒对社会大众的影响日益深刻,融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以科学的调查角度分析和阐述了大众传媒对受众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方面,总结了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不同年龄、收入、知识水平的受众产生的不同影响,并根据调查的结论对如何处理好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指导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产生正确影响。
详细介绍:
本调查首先介绍了大众传媒的涵义以及大众传媒的特点及功能并对受众的涵义作以阐述,以及受众的构成和显著特点。 接下来以科学调查的方式对辽宁省锦州市的200名群众和第一题客网的1733名网友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918份并加以数据、图表的整理,以得出大众媒体传递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情况。 再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了大众传媒对受众价值观产生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并详细分析了产生影响的原因。 最后总结了使大众传媒传递的价值观对受众产生正面的影响的方式,包括从媒体管理、社会监管、个人的自制力的控制方面上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最好的解决方案,给当今的大众媒体的发展以合理的建议。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文通过对大众传媒和受众进行分析,总结了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不同年龄、收入、知识水平的受众产生的不同影响,并根据调查的结论对如何处理好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指导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产生正确影响。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调查运用科学的方法,调查了不同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的受众,并分析了大量数据。调查在辽宁省锦州市街头问卷200份,回收率100%;在第一题客网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共1733份,回收率99.1%。在文献基础上对新增数据加以整合分析,将大众传媒传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现今媒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对大众媒体的健康发展具有参考意义,这是本调查的科学与独特之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调查对当今的大众媒体传达的价值观影响的人群、影响的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调查,为大众媒体在今后的传播侧重点和传播内容的整合上有非常好的参考价值。通过对受众的调查也为大众媒体将来怎样打动受众、为受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价值观做出了预见性的分析。这将使我国的大众传媒行业更加的趋于合理化、合法化,更符合广大受众的审美和价值需求,提升我国大众传媒的水平和整体竞争实力,并有助于媒体创作出更科学、健康的内容。

作品摘要

本文分七个部分,力图调查分析大众传媒中所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明确给受众价值观影响的大众传媒环境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媒体合理向受众传达良好价值观、营造和谐的大众传媒环境的做法。 本调查首先介绍了大众传媒的涵义以及大众传媒的特点及功能并对受众的涵义作以阐述,以及受众的构成和显著特点。 接下来以科学调查的方式对辽宁省锦州市的200名群众和第一题客网的1733名网友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918份并加以数据、图表的整理,以得出大众媒体传递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情况。 再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了大众传媒对受众价值观产生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并详细分析了产生影响的原因。 最后总结了使大众传媒传递的价值观对受众产生正面的影响的方式,包括从媒体管理、社会监管、个人的自制力的控制方面上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最好的解决方案,给当今的大众媒体的发展以合理的建议。 文末附以问卷调查表。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巫幸兴.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6年2月. 2.谢桂山.网络道德:伦理学的新领域.山东社会科学报.2002年2月. 3.岁前娥.大众传媒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与对策.当代传播.2003年3月 4.陈自清.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1月.

调查方式

街头问卷调查、网络问卷调查、书刊报物。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国内外对于媒体对受众影响的调查还很不丰富,相关题材国外的调查水平优于国内。但迄今为至,国外学界已形成一些测量媒介可信度的方法,代表性成果为嘎轧诺与马格瑞斯(Gaziano& MaGrath )在1986年发展出的较为完整的媒介可信度量表,以及梅耶(Meyer ,1988)将该量表修正后建立的一组媒介可信度指标。 我国港台学者对媒体公信力研究已有初步成果问世,如《广播电视台主管对媒介功能与媒介公信力之评估》(彭芸,1989)、《报纸和电视新闻可信度比较之研究》(建生,1990)、《媒介可信度之研究》(罗文辉 陈世敏 1993),《新闻媒体与公信力》(罗文辉 1995)等。香港学者祝建华曾对国外媒介可信度研究做过较为详细的文献回顾,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媒介可信度的定义随着整体研究的进展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已有的媒介可信度定义可被分为四种类型:来源的可信度、内容的可信度、来源的感知可信度和内容的感知可信度。 以上均是大众传媒价值观类似课题在国外的研究,而对于大众传媒所传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方面国内外还没有具体的研究著作。本文正对这一空缺的研究领域进行了科学的调查研究。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