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80后”婚恋观模式新样态及其现实反思——基于文学文本的社会学分析
小类:
社会
简介:
“80后”婚恋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婚恋观的新变化。我们选取最具影响力“80后”文学作品,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对这些作品中折射出来的婚恋观进行分析。一方面运用概念组分析法,归纳出“80后”婚恋观的特征并进行了社会原因分析;另一方面运用韦伯的理想类型将文本中人物的婚恋观类型化,尝试归纳出“80后”婚恋观模式的新样态。最后对其作出现实反思,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详细介绍:
“80后”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其婚恋观与传统观念相比有着鲜明的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婚恋观的新变化。关注“80后”的婚恋问题,也就是关注我国当今和未来的婚姻家庭的发展状况。我们认为,文学作品往往是以现实社会情感生活及观念为表现目的和对象的。要了解“80后”的婚恋观,“80后”作家的文学作品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实证材料和重要信息。我们对一些具有影响力“80后”文学作品进行了梳理,以文本的叙情分析法为主,文本的概念组分析法为辅,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并力图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这些作品中折射出来的婚恋观进行分析研究。我们抱着涂尔干提倡的“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的态度,一方面运用概念组分析法,使用清晰可靠的数字资料作为佐证,归纳出“80后”婚恋观的特征并进行了社会原因分析:社会转型变化催生性解放;市场经济兴起促使婚恋功利化以及家庭功能减弱致使婚、恋趋于分离。另一方面运用韦伯的理想类型的概念工具将文本中的人物的婚恋观类型化,深层次剖析他们在婚恋选择上的心路历程,尝试归纳出“80后”婚恋观模式的新样态。“80后”婚恋观呈现出多元状态,主要表现为目的合理性婚恋观、价值合理性婚恋观、生理需要型婚恋观、快餐型婚恋观、自由浪漫型婚恋观和暧昧情感型婚恋观等重要新样态。本文的创新点有二:其一,研究特色是通过“80后”作家的作品来透析“80后”的婚恋观;其二,研究路径是跨学科的方法。最后,通过文本的社会学分析,我们对“80后”的婚恋观作出现实反思,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2010年以来社会上对 “80后”婚恋观的评价褒贬不一,其婚恋观作为21世纪一个全新的课题成了学者们的研究对象。本文以此为契机,选择最具影响力的“80后”作家的代表作来研究 “80后”婚恋观,并拟从定量和定性两条路径展开:以文本的叙情分析法为主,文本的概念组分析法为辅,并力图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这些作品中折射出来的婚恋观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对“80后”婚恋观作出现实反思,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文的创新点有三:其一,研究特色是通过“80后”作家的作品来透析“80后”的婚恋观;其二,把农村青年纳入了研究对象;其三,研究路径是跨学科的方法。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的意义主要有:第一,站在学术研究的角度科学正视“80后”婚恋观;第二,研究成果对社会认识和“80后”行为有纠偏效果;第三,可预测中国社会婚恋观念的发展趋向;第四,社会学研究婚恋情感的新颖思路有借鉴价值。

作品摘要

“80后”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代独生子女,其婚恋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婚恋观新变化。关注其婚恋问题,即是关注我国当今和未来的婚姻家庭发展状况。由于文学作品往往是以现实社会情感生活及观念为表现目的和对象的,要了解“80后”的婚恋观,“80后”作家的文学作品可提供实证材料和重要信息。为此我们对一些具有影响力“80后”文学作品进行了梳理,以文本的叙情分析法为主,文本的概念组分析法为辅,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并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这些作品中折射出来的婚恋观进行分析研究。我们一方面运用概念组分析法,使用清晰可靠的数字资料作为佐证,归纳出“80后”婚恋观的特征并进行了社会原因分析;另一方面运用韦伯的理想类型的概念工具将文本中的人物的婚恋观类型化,深层次剖析他们在婚恋选择上的心路历程,尝试归纳出“80后”婚恋观模式的新样态。本文的创新点有二:其一,通过“80后”作品来透析“80后”的婚恋观;其二,研究路径是跨学科的方法。最后,我们通过文本的社会学分析作出现实反思,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第十一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广东省二等奖

参考文献

[1] 史华罗(意).中国历史中的情感文化——对明清文献的跨学科文本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52-54页。 [2] 苏红、任永进.大学生婚恋观特点研究[J].中国性科学,2008,17(6):第17-20页。 [3]傅立群.“闪婚”现象的社会学评析[J].杭州研究,2008年第3期.第120-129页。 [4][5] 华红琴.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第10页。 [6] 陈乐、唐毅红等.性社会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第208-209页。 [7] 贾春增等.外国社会学史(第三版)[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第185页。 [8]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131-132页。 [9] 陈乐、唐毅红等.性社会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第102页。 [10] 贾春增等.外国社会学史(第三版)[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第243页。

调查方式

作品采用一种“社会—文化”的分析范式,从定性和定量两条路径展开:以文本的叙情分析法为主,文本的概念组分析法为辅,并力图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这些作品中折射出来的婚恋观进行分析研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婚恋观,即人们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取向的基本看法,是人们对待婚姻和恋爱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从人类发展的纵向角度去看婚恋,从过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现在的“婚姻自由”,人们的婚恋思想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专家学者们对中国人的婚恋观做了不少研究。 (一)老一辈婚恋观研究回顾 陕劲侠老师在《60年来我国婚恋观的变迁》一文中将其归纳为:“建国至今人们的传统婚恋观向自由婚恋观转变。”1950年我国颁布的新婚姻法中提倡自由婚姻,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自由婚姻开始流行。六七十年代则是政治化婚姻观逐渐占主导地位。人们择偶时,深受阶级意识的影响,职业、政治面貌、家庭出身、社会关系等政治背景成为择偶的首要参考标准。传统的家庭式婚姻形式被彻底抛弃,婚姻不仅是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的事,更是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事。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发展,人们的婚恋观日益多元化。 (二)“80后”婚恋观研究回顾 首先,前辈们所归纳总结的“80后”婚恋观主要有如下特点:在恋爱观上有从众跟风倾向;有人恋爱动机比较单纯,但也不排除功利性倾向;“80后”恋爱的婚姻指向不强,恋爱的目的不是结婚,而是寻找暂时的精神寄托。在择偶观方面,择偶标准总体趋于更加注重感情,对物质方面的需求降低;人们的自主意识和自由观念增强。男性在择偶上更加注重对方的人格品质,女性则受功利因素影响较大。在性观念上,“80后”总体态度矛盾,一方面反对同居、试婚等,另一方面又认为婚前性行为是证明真心相爱的一种表达方式。在离婚、再婚等观念上,“80后”表现出对婚姻的依赖性减弱,自主独立意识显得更强,长相厮守不再是其最终目标的现象。影响“80后”婚恋观的因素主要有: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大众传媒的影响、社会功利浮躁风气、家庭理念灌输以及社会性教育缺失。其次,专家学者们在“80后”婚恋观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再次,对“80后”婚恋观的研究方式单一。很多学者对“80后”婚恋观进行的研究大多是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此外社会学分析的匮乏,“80后”婚恋观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意识形态上,而很少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婚恋观,缺少系统而深入的多角度研究。 当然,有些研究视角也非常新颖,如引进社会工作进行婚恋教育的探讨,运用社会心理学中的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和社会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等对资料进行定性分析等。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