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现代城建中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及对策研究--走进汕头旧城小公园
小类:
社会
简介:
小公园不仅见证了汕头百载商埠的兴衰历史,也镶嵌了一代潮汕人的情感。我们在搜寻旧城的记忆,审视其现实的点滴,思考她的未来。我们期待通过这次立项调查,为旧城小公园的发展做出一些可行的设想,挖掘其历史人文价值,探寻小公园的城市活力,并进一步探索旧城改造的一些方法和理念。经由一年多的努力,依仗各界人士的支持,我们撰写了九万多字的调研报告、五万多字的小公园专题史、近万字的口述史以及电子宣传杂志三份成果。
详细介绍:
《现代城建中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及对策研究——走进汕头旧城小公园》课题调研报告是本项目的主成果。另外有《小公园专题史》、小公园电子宣传杂志、口述史三个辅助成果。 1、《现代城建中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及对策研究——走进汕头旧城小公园》课题调研报告 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们的调研思路与方法。围绕“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点,简要追述了小公园的历史。并在基于对小公园一系列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市民对小公园的文化认知和规划期待,并提出我们对小公园未来发展的构想。我们主要从“理论”和“对策”层面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理论方面,我们分析了旧城改建的整个行政决策过程以及明确各部门机构的角色定位及职责。对策方面,针对小公园目前面临的困境和难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包括“历史人文景观保护的对策”、“现状改善的对策”和“未来发展的对策”。我们对小公园新的发展定位是“‘文化主导,商贸、居住相辅’的综合型历史旧城”。通过打造文化景区,争取规模保护与建设,充分展现原有历史风貌;实现历史文化的动态保护和城区的人文化管理。具体理念是建设“文化小公园”和“现代小公园”。 前者是通过运用实体性、收藏性、生态性、传承性四种保护方式,构建骑楼建筑走廊,建立文化馆、文化广场、文化一条街,成立民俗文化活动团队来打造;后者是通过关注小公园弱势群体、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打造和谐民主城区;通过规划内、中、外三圈经济带,形成经济新增长点;通过媒体与政府推介、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塑造城市文化名片。 2、小公园专题史 专题史内容主要基于各种的史料的整理和小组成员的实地考察。内容包括小公园“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政治史方面,在介绍潮汕政治历史的大背景下,探寻关涉小公园及周边地区多个阶段的政治演变。同时介绍了有历史意义的遗址建筑。经济史方面,详细阐述了经济萌芽与初步发展期、经济快速发展与繁荣期和经济发展衰落期的表现及原因。文化史方面,就建筑文化、侨批文化、宗教与民间信仰、风俗饮食和华侨文化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叙述。最后,总结了关于小公园的大事记和图录。 3、口述史 “陈胜生口述史”包括“我的父亲陈植芳”“潮汕近代侨批业” 两个主题。“邓德昌口述史”;包括“延寿善堂”和《善缘因果道曲》。 4、小公园电子宣传杂志 内容包括“卷首语—追述篇—感怀篇—展望篇—汕头老街视频”。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大众介绍和宣传汕头旧城小公园,关注汕头的城市记忆。

作品图片

  • 现代城建中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及对策研究--走进汕头旧城小公园
  • 现代城建中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及对策研究--走进汕头旧城小公园
  • 现代城建中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及对策研究--走进汕头旧城小公园
  • 现代城建中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及对策研究--走进汕头旧城小公园
  • 现代城建中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及对策研究--走进汕头旧城小公园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 1、系统梳理小公园的历史;丰富小公园口述史。 2、为小公园的重建和保护提供参考资料和合理建议。 3、实现文化与商业的良好结合,激发小公园的活力。 4、提出对当今城区规划重建的一些思路和建议。 基本思路: 调研背景及意义→通过文献查阅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问卷、口述史、访谈、实地观察等一系列实证调查→理论和对策研究→价值评估和项目总结。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调查方向上,我们不是集中在城市规划这一层面的探讨,而是选取了一个较新的切入点,即以“城市历史人文景观”为出发点与突破口。 2、学科结合上,本课题跨人文学与法学两大学科。 3、调查方法上,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理论来看待小公园的意义和保护问题,并指导实际调研。大量的实际调查使对策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 4、成果展示上,包括了小公园专题史、口述史和电子杂志。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汕头市政委新近提出要建设“文化汕头”,而小公园作为汕头的百年商埠和发祥地无疑是汕头文化的积淀者,必定会成为政府未来规划的一个焦点。并且随着汕头发展向西部倾斜,在小公园建设汕头的文化窗口应该会是汕头市政委的一个着力点。后期走访中,我们发现更为实质性的原貌重建工作已在小公园开展。本项目作为目前能查阅有关小公园调研资料中最为充分和颇具说服力的成果,会对小公园未来的发展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品摘要

1、《现代城建中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及对策研究——走进汕头旧城小公园》课题调研报告 简要追述小公园的历史,分析市民对小公园的文化认知和规划期待。理论方面,我们分析了旧城改建的整个行政决策过程以及明确各部门机构的角色定位及职责。对策方面,针对小公园目前面临的困境和难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小公园新的发展定位是“‘文化主导,商贸、居住相辅’的综合型历史旧城”。 2、小公园专题史 包括小公园“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最后,总结了关于小公园的大事记和图录以及评述。 3、口述史 “陈胜生口述史”包括“我的父亲陈植芳”“潮汕近代侨批业” 两个主题。“邓德昌口述史”;包括“延寿善堂”和《善缘因果道曲》。 4、小公园电子宣传杂志 包括“卷首语—追述篇—感怀篇—展望篇—汕头老街视频”。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 汕头电视台“今日视线•民生档案”栏目组对本项目进行了“大学生走进小公园”的专题报道,引起了汕头市政协、汕头文史办的关注; 2、 受到汕头超声印刷公司书友会的邀请,分享了我们的项目成果; 3、 与汕头市政协退休委员沈炜、汕头特区晚报记者张烈华交流,汕头特区晚报发表了《大学生关注旧城改造》一文(2010-04-08 都市新闻版); 4、 汕头大学图书馆特藏部、潮汕历史文化中心侨批馆收录了项目组的成果之一《小公园专题史》(特藏部还收录了口述史),并给予了肯定; 5、 获汕头大学文学院科技立项评比一等奖; 6、 获汕头大学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参考文献

(一)潮汕(小公园)历史文化类 1、潮汕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著《潮汕百科全书》(专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 2、郑可茵,赵学萍,吴里阳编辑点校《潮汕历史文化丛编》第七辑,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汕头市图书馆出版,2003 3、陈泽,吴奎信主编《潮汕文化百期选》,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1997 4、吴勤生主编《汕头大博览》(专著),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有限公司,1997 5、中共汕头市委党史研究室、汕头市地方志办公室、汕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编《汕头史略要览》,海天出版社,2006 (二)城市管理与建设类 1、叶辛、蒯大中主编《城市文化研究新视点——文化大都市的内涵及其发展战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2、黄志云主编《珠江三角洲城市文化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3、鲍宗豪等《城市的素质、风骨与灵魂——城市文化圈与文化精神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美】R•E帕克、E•N•伯吉斯、R•D麦肯齐等著,宋俊岭、吴建华、王登斌译《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调查方式

文献调查、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口述史调查、实地走访。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一)、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建设与城市历史人文景观保护的文献,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关于城市历史人文景观概念及特点的阐释: 2、关于城市建设与历史人文景观保护的关系,这又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呈现: (1)城市建设的概念界定及其与历史人文景观保护的关系阐述。 (2)城市历史人文景观的存在意义。 (3)目前我国城市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存在的问题。 3、不同视角下的城市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对策,这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呈现: (1)国际文件下的城市历史人文景观保护。 (2)城市规划下的城市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 (3)城市人文关怀下的旧城保护与城市建设。 (二)目前对于汕头小公园的文献,则专注于以下问题—— 1、关于人文资源的收集和推介 2、关于保护的呼吁和实践行动 政府、媒体乃至普通民众对于小公园的保护都投入了自己的行动。如政府在《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2002—2020)》中,对主城区的旧城更新改造做了规划,划定了小公园历史建筑风貌保护区的范围及审核了对一些重点建筑的保护要求。 3、关于汕头小公园的调查 除政府部门展开的调研外,目前对于汕头小公园的社会调查较少,有的也仅限于一些感性层面的走访报告,而综合运用多种调查方法,专门性、完整性地对其展开调查,并结合相关市政建设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探讨的更是少见。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