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作品简介: 本文使用用聚丙烯酸分散多壁碳纳米管,制备了聚丙烯酸/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WNTS/PAA/GCE)。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计时库仑法对MWNTS/PAA/GCE进行了研究。在0.1mol/L的磷酸盐溶液中(pH4.0)亚硝酸盐在修饰电极上产生一峰电位为0.7V的灵敏氧化峰,优化了实验条件,检出限达4.0×10-8 mol/L。应用于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检测,并与光度分析法进行比较,获满意结果。

作品简介: 我们成功合成、表征了两个对称的四足配体L1-2、一个不对称配体L3及相应的钌(II)多吡啶配合物。该系列配合物在440-445 nm有特征的金属-配体核移跃迁吸收峰,在575-579 nm有特征发射峰。配合物的电化学显示了一个基于钌的氧化过程和三个基于配体的还原过程,该系列配合物在电子转移及能量传递方面有潜在应用价值。

作品简介: 碳纳米管(CNT)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极高的强度、极大的韧性和很高的比表面积,是一类理想的导电添加剂。而本项目利用化学共沉淀法把在液相中现场生成的氢氧化镍微粒直接分散负载在MCNT 表面,使二者成为一种原位复合材料,MCNT在复合材料中形成的导电网络不仅可以改善氢氧化镍颗粒内部及颗粒间的导电性和高倍率性能,同时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还可以有效地抑制镍电极在高倍率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粉化,进而提高其循环寿命。

作品简介: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一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森林碳汇作为应对温室效应的重要手段逐渐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随之而来的是对于碳汇计量的问题,传统的碳汇计量是静态的,不能满足日益化的需求,本课题基于3G无线网络的特点,能动态的、实时的进行碳汇测量,弥补了传统碳汇测量的弊端,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同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作品简介: 本论文通过对河南的超临界燃煤机组的NOX排放量和控制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当前燃煤火电厂氮氧化物的排放和控制形势,探讨采用烟气脱硝技术的必要性,调研了当前NOX的控制措施,探讨常见的氮氧化物的控制和处理对策,同时分析烟气脱硝技术—SCR技术在燃煤火电厂的应用情况。

作品简介: 对外界刺激敏感的分子在分子开关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质子的转移就是外界最简单的刺激条件之一,可导致配合物的性质发生转化。钌(II)多吡啶配合物丰富的光物理和氧化还原性质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并且被证实在pH发光传感器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本文合成了一个含有咪唑环的新颖六核钌(II)多吡啶配合物

作品简介: 论文致力于探讨基于MATLAB平台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与优化的问题:将风力发电模型纳入传统潮流计算领域,使风力发电更好的融入现代电网建设;同时独特地将GPU并行单元分配入潮流计算中,以加快潮流计算速度,缩短冗余时间。 以经典的牛拉法和P-Q分解法为基础,探讨用于潮流计算的风电模型,文章提出GPU引擎加速潮流计算的新思路,在“N-1”和“补偿法”的静态安全分析中实现加速和电脑仿真。

作品简介: 依据实际情况,真实的反映柳州市的污染情况及生态环境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对于存在的实际问题,怎样实施有效政策,怎样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处理问题。唤醒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认识到生存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使得柳州市能好而快持续的发展。培育柳州美好的明天。

作品简介: 化合物[Zn2(hfpdpt)(biim-4)1.5]•(CH3CH2OH) (1) (H4hfpdpt = 4,4'-六氟异丙基邻苯二甲酸, biim-4 = 1,4-二(1-咪唑基)丁烷) 是一个罕见的含有一维孔道的自穿结构,其中一维孔道被乙醇分子所占据。

作品简介: 利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方法,考察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鸭蛋黄卵磷脂提取率的影响。

作品简介: 当今纳米技术研究是一个热点,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应用有着诱人的发展潜力。本文利用纳米絮凝剂处理烟气废水,实验结果表明,产品硬脂酸钠型纳米聚硅酸铝铁(Nano-PAFSI)比其他表面活性剂制得纳米聚硅酸铝铁处理废水效果更佳。对烟气废水化学需氧量去除率为52.1%,对Cd2+去除率为80.32%。铅离子几乎达到完全,无法检测其具体含量。在纳米技术利用领域上有了新的应用。

作品简介: 该作品是国家863重点资助项目,主要针对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问题展开讨论,主要目的是筛选出适合的植物品种,清除土壤中的石油烃。实验利用溶剂萃取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化学方法,统计法、类比推理等数学方法,得到最终结论:在修复轻度石油烃污染土壤时,优选绿豆作为修复植物,而在修复较高浓度的石油烃污染土壤时,则优选蚕豆作为修复植物。 对于目前亟需解决的土壤石油污染问题,该实验结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品简介: 本文针对人造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易被腐朽菌、霉菌和白蚁等生物侵害以及在干燥遇火条件下易燃烧造成火灾的问题,研究讨论了用于粘结人造板的胶黏剂的防腐阻燃性能。本文论述了脲醛树脂的形成机理、阻燃机理等,详细介绍了防腐阻燃胶黏剂的合成工艺,并对树脂的固含量,耐水性,稳定性,防霉性,阻燃性等进行测定,得出相关的结论。

作品简介: 热单元的概念,提出了带疏水泵汇集式加热器出口混合焓值的通用直接计算方法。本方法简捷快速准确,既适用于计算机处理也适用于手算,与等效热降法配合使用,将使电站热力系统的定量分析更加便捷。实例本文以常规热平衡方法为基础,借助于循环函数法中加计算结果与常规热平衡法完全相同。

作品简介: 电化学检测成本低、灵敏度高、响应快、稳定性好等优点

作品简介: 以葡萄糖为共混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添加剂,用相转化法获得了聚偏氟乙烯/葡萄糖共混膜。初步探讨了其共混影响膜性能的原理,同时详细的研究了共混膜的水通量和孔隙率的变化,提高了膜的亲水性能、水通量和抗污染性能,扩大了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品简介: 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常温厌氧发酵装置,模拟沼气发酵过程,以新鲜的猪粪为原料,比较全价饲料猪粪与传统饲料猪粪沼气发酵的启动的速度及其累计产气量。结果表明:全价饲料猪粪累计沼气产气总量不低于甚至高于传统饲料猪粪,但是全价饲料猪粪启动后一个月内的产气量较低,只占总产气量的1/5。

作品简介: 微观聚集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材料的性能。而想尽一切办法来合成制备特殊形态(尤其是微观结构)材料似乎是很多学者对材料进行性能优化的切入点。我们一组采用微乳液法使苯胺在煤的表面发生连锁聚合,进而得到星星辐射状无烟煤/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

作品简介: 首先制备聚吡咯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聚吡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质,主要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 (CV) 和交流阻抗 (EIS) 分析和比较在DNA固定/杂交前后PPpy/G和PPpy的电化学活性变化,以期探索出能够固定DNA的超敏感薄膜。

作品简介: 靛玉红是从中药青黛中分离出来的抗肿瘤药物的有效成分。由于靛玉红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和潜在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CoMFA)进一步对靛玉红衍生物及其异构体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建立了3D-QSAR的CoMFA模型,得出结果表明该模型合理、可信并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为寻找抗癌活性更好的靛玉红类化合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 2 3 4 ...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43 44 45 46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