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作品简介: 目前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颈椎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不分职业、性别、老幼,在当今社会颈椎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疾病之一。王氏脊椎疗法源自清宫,临床证明使用王氏脊椎疗法治疗颈椎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解除了众多患者的疾苦。我们从刺络放血、拔罐及清宫秘方渗透给药三位一体的治法试述王氏脊椎疗法的机理。有利于对中医药学的继承与创新。

作品简介: 本文对喜马拉雅地区特有植物豆科黄花木属(Piptanthus)进行了细胞地理学研究,首次报道了绒叶黄花木(P. tomentosus)的核型,利用统计学定量分析了居群间核型的分化,结合形态地理学证据证明了绒叶黄花木(2A型)是由黄花木或祖先(1A型)在喜马拉雅隆升过程中由西向东扩张分化形成的。为深入探讨高山植物的起源提供了基础。论文发表于国内著名核心期刊《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1,33(2)。

作品简介: 通过构建c-myc基因shRNA表达载体;用小干扰RNA方法沉默乳腺癌细胞MCF-7的c-myc基因,分成两组,相关实验组加SDF-1α细胞因子中和抗体,用实时定量PCR检测TACR1截短型受体(TACR1-Tr)mRNA表达水平,得出最终结论MCF-7细胞在正常培养条件下,c-MYC蛋白可以反式激活TACR1-Tr的转录;但加入SDF-1α因子中和抗体后, c-MYC蛋白失去了这种激活作用。

作品简介: 该作品依据生态平衡原理和农产品安全生产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农田土壤中分离能够抑制病原真菌和根结线虫的双功能芽孢杆菌(Bacillus spp.),共获得了10个菌株,并研究了它们对番茄植株的促生长作用和细菌学归属。

作品简介: 筛选到一株强溶藻活性放线菌新菌株,其孢子、菌丝体和代谢产物均具有较好的溶藻活性;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藻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引起藻细胞壁和细胞膜穿孔,最终导致藻细胞破裂死亡;活性成分对温度、pH值和紫外线处理等较稳定。该菌在蓝藻水华防治方面具有较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作品简介: 葡萄籽花青素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可以显著提高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酶的活性,对提高机体免疫反应有重要作用。以往研究报道,尚未见用葡萄籽花青素调控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作用的机制。通过动物饲养、细胞学实验和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葡萄籽花青素改善断乳仔鼠肠粘膜屏障的作用,以及对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提高作用,进而阐述葡萄籽花青素的分子机制,为葡萄籽花青素作为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

作品简介: 药用植物的连作障碍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中药现代化的一个制约因素。本实验以存在严重连作障碍的地黄为材料,评价地黄须根的自毒作用并对自毒物质进行鉴定,进行了土壤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以及在自毒物质诱导下的病原真菌对地黄连作障碍的影响,对地黄连作障碍的形成机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品简介: 中国是一个肝病大国,各种慢性肝病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必经的病理过程,其中肝星状细胞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病的中心环节。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川芎嗪具有显著抗肝纤维化活性。本作品通过对盐酸川芎嗪影响肝星状细胞凋亡与分子机制的研究,表明Bcl-2介导的Caspase依赖性凋亡途径可以成为药物诱导HSC凋亡的作用靶点,川芎嗪有潜力开发成为抗肝纤维化药物。

作品简介: 本作品建立一种应用HPLC-DAD-ELSD联用技术的二元指纹图谱,提出一种对中药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思路。基于多种检测技术的多维指纹图谱能全面反映含复杂组分样品的整体化学信息。并应用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二元指纹图谱的图谱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分析,揭示了中药的整体化学特征。深层次地揭示了大枣和酸枣、冬虫夏草真伪品各自的化学特征和差异性。此方法可应用于对同属中药或易混淆中药的化学识别研究。

作品简介: 动物的冷适应特征是动物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其核心是能量代谢及其调节机制。本项目研究了东洋界特有小型哺乳动物——中缅树鼩在冷驯化下血清瘦素浓度与能量代谢、产热能力。研究发现在冷驯化条件下,中缅树鼩体重、摄入能、产热能力增加,并与血清瘦素含量存在负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冷驯化条件下,中缅树鼩通过增加能量摄入、产热能力增强来维持能量代谢平衡;血清瘦素参与了中缅树鼩在低温条件下能量代谢的调节。

作品简介: 2009年8月~2010年4月,在室内对外来种红耳龟和本地种中华条颈龟进行种间摄食竞争能力的比较研究。实验设置混养组和单养组,探究在食物充分和食物缺乏两种条件下红耳龟对中华条颈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食物充分和食物缺乏两种条件下红耳龟摄食竞争能力要强于中华条颈龟,其对中华条颈龟体重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评估红耳龟入侵的危害、保护中华条颈龟等我国本土龟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品简介: 免疫相关GTP酶Irgm1在调节巨噬细胞免疫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证实Irgm1通过自噬促进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为以Irgm1为靶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作品简介: 为突破轮状病毒种属限制建立人源轮状病毒动物模型,本项目依据分子进化理论,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证实了非结构蛋白NSP1与种属限制相关。进化分析发现猪可能是人源轮状病毒模型的理想动物,选择小型猪建立了人源轮状病毒感染模型,并从临床症状、免疫学、组织病理学、病毒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评价。该模型敏感性高、敏感期长、临床症状明显、免疫应答稳定,优于其他动物模型。本模型的建立为轮状病毒研究及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作品简介: 本课题选取了一种在大肠杆菌中十分重要的多重抗药性蛋白作为目标传感器的载体,结合一种高效的非天然氨基酸技术,在蛋白质的特定位点引入一活性基团与荧光探针相连,使得铜的浓度信号转化为光学信号。 作为一个能够响应铜(II)的生物大分子器件,除了在理论上能给蛋白质-金属相互作用带来更为深入的了解之外,实践应用前景也较为广阔,对于铜的细胞毒性、铜诱发的人类疾病等方面的研究有重大意义。

作品简介: 目的:研究新型抗病毒肽-猪瘟病毒p14肽对猪瘟病毒的抗性研究。方法:通过SOE PCR法扩增目的基因,基因片段克隆至pET32a(+)质粒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出的原核蛋白纯化后,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对4种黄科病毒的进行抗性研究。同时将TAT转导域同p14肽相结合。结果: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猪瘟病毒p14肽抗猪瘟病毒效果最明显,TAT-p14串联肽抗病毒效果更强。

作品简介: 红火蚁是危害严重的入侵害虫,与入侵地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的丧失密切相关。红火蚁在蚁群被苗木携带进行长距离运输或遇到洪水等极端状况等可能会经受饥饿,我们的目标是首先要确定饥饿处理对红火蚁的非接触性攻击行为的影响;其次,我们观察红火蚁在饥饿后对桔小实蝇幼虫捕食效率的变化。

作品简介: 在许多鱼类中,多巴胺(DA)通过多巴胺D2受体在垂体水平强烈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本研究发现DA抑制黄体生成素(LH)mRNA的表达,且这种抑制作用是DA通过DA D2受体抑制LH的合成所实现。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分布研究表明:在草鱼垂体细胞中,多巴胺对LH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DA D2的刺激作用加强,同时通过LH对DRD2合成的抑制而减弱。这种DA D2受体的调控有助于稳定草鱼LH的表达。

作品简介: 1、总RNA的提取 2、反转录RT-PCR 3、PCR扩增 4、T-载体连接 5、JM-109转染 6、大肠杆菌培养及其目的基因表达。

作品简介: 胆管并发症是腹腔外科手术中最常见、最棘手的问题。肝段、肝叶切除,肝脏移植术后,胃癌术后胆管并发症也不少,主要是胆漏和胆管狭窄。胆管修复治疗研究已有了初步进展,塑料内涵管及金属支架生物相容性较差,引起胆管再狭窄,需二次手术取出支架,异体移植引发排异反应,该研究旨在构建一种具有适宜力学性能,具备良好细胞和组织相容性,既可支持胆汁流通,又能支持干细胞生长分化的生物可降解,双层复合胆管支架。

作品简介: 新近研究发现,外伤、神经退行性变等病理性刺激会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并向受损或退行性变的区域迁移。本课题组曾在去胆碱能神经支配的海马中发现自体神经干细胞增生,但是损伤的穹窿海马伞内神经再生情况尚不清楚。本研究切割穹窿海马伞,观察穹窿海马伞内的神经再生情况,结果发现在损伤的海马伞内发现了明显的神经干细胞再生。本研究的结果为利用自体神经干细胞治疗自身神经系统疾病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1 2 3 4 ...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