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9种岭南民间草药的比较鉴别系列研究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本课题对应用历史悠久,临床疗效确切的红背叶、白背叶、小驳骨、假杜鹃、花叶假杜鹃、毛钩藤叶、尖尾芋、海芋和粪箕笃9种岭南民间草药进行了物种来源、地理分布、生态环境、民间药用历史和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药材性状、粉末特征、显微构造及理化特性的比较鉴别研究,为避免上述岭南草药的误用或混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及深层次开发利用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详细介绍:
本课题对应用历史悠久,临床疗效确切的红背叶、白背叶、小驳骨、假杜鹃、花叶假杜鹃、毛钩藤叶、尖尾芋、海芋和粪箕笃9种岭南民间草药进行了物种来源、地理分布、生态环境、民间药用历史和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药材性状、粉末特征、显微构造及理化特性的比较鉴别研究,为避免上述岭南草药的误用或混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及深层次开发利用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选题突出了岭南地域特色,实验设计合理,数据翔实可靠,实验成本较低;270余幅显微图片和墨线图清晰精美,均由学生拍摄或绘制,全部为原创性作品。课题共完成论文10篇,已在核心期刊发表7篇;待发3篇。 对9种岭南民间草药所进行的比较鉴别研究,均为前人未涉及或资料较缺乏的部分。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对应用历史悠久,临床疗效确切,地域特色鲜明的9种岭南民间草药:红背叶、白背叶、小驳骨、假杜鹃、花叶假杜鹃、毛钩藤叶、尖尾芋、海芋和粪箕笃进行植物基源、药材性状、显微构造和理化特性等方面的系统研究,为其真伪鉴别、深层次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选题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实验设计合理,实验数据翔实可靠,显微图片和墨线图清晰精美,均由学生拍摄或绘制,全部为原创性作品。 目前本课题已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待发论文3篇,为上述岭南草药的真伪鉴别、深层次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本科生课外课题研究的连续性和可操作性做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探索。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 通过对9种岭南民间草药的物种来源、地理分布、生态环境、民间药用历史和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药材性状、粉末特征、显微构造及理化特性的比较鉴别研究,为避免上述岭南草药的误用或混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及深层次开发利用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2) 这种突出专业和地域特色,接力赛式的研究方式为本科生课外课题研究的连续性和可操作性作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探索。

学术论文摘要

目的:对爵床科植物假杜鹃Barleria cristata L.的根、茎、叶进行比较形态学研究,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集药材标本,对标本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结果:假杜鹃药材性状和显微结构均体现出爵床科植物的典型特征。如单叶对生、茎叶表皮细胞内含钟乳体、直轴式气孔等。但在药材性状中,萼片边缘具刺状小齿是其重要特征。其根、茎、叶显微构造亦符合双子叶植物构造特征,但各部薄壁细胞均含草酸钙针晶,根中初生木质部木化程度高与次生木质部分界明显,茎中内皮层明显、具凯氏点,叶上下表皮具腺鳞及非腺毛,腺鳞的形态、非腺毛的外壁具疣状突起等均可作为鉴别假杜鹃的重要特征。

获奖情况

1. 假杜鹃的性状和显微鉴别.中药材,2009,32(5):696-698. 2. 假杜鹃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中医药导报,2009:15(2):77-78. 3. 保护组织显微制片在药用植物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世界教育信息,2009(1)52-53. 4. 白背叶的生药学鉴定.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1466-1467. 5.红背叶的性状与显微鉴别.中药材,2007,30(10)1238-1239. 6. 毛钩藤叶的生药学鉴定.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2):269-271. 7. 小驳骨的显微鉴别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8):142-144. 8.花叶假杜鹃的生药学研究.(待发) 9. 尖尾芋和海芋地上部分的比较鉴别.(待发) 10.粪箕笃的的生药学研究.(待发) 11.南方医科大学岭南药创新教学园地科研探索栏目 12.南方医科大学团委科技创新栏目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1]马骥,张宏伟主编.《岭南本草集锦》,科学出版社,2010.11 [2]马骥,彭康.浅析岭南中草药在祖国传统医药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海峡药学,2009,21(2):58—60. [3]张宏伟,马骥.鼎湖山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分析.广西植物,2005,(6):539-541. [4]刘芳.民国时期岭南医学文献在我国医学史的地位.中医文献杂志,2005,(1):1-2. [5]广东地图出版社.实用广东省地图册.广州:广东地图出版社,2004.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主编.中华本草(第五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7]李家实主编.中药鉴定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8]李正理主编.植物制片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38-148. [9]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编.广东药用植物手册.1982.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岭南中草药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它深深融入了岭南人民的生活,涉及到医疗、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笃信中草药,应用中草药,开发中草药,已成为岭南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除道地药材和一些疗效确切、应用历史悠久的民间草药外,多数的岭南草药,仍只是处在民间使用阶段,其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临床应用及开发利用等尚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而岭南草药的品种以及质量标准是个源头问题和关键问题,为避免其误用和混用,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非常有必要对那些应用历史悠久,临床疗效确切的岭南草药进行深入细致的生药学鉴定和研究。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理论、新技术不断用于中药鉴定领域,但是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依旧是对中草药进行鉴定和基础研究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且经济成本低廉,在民间和基层医疗单位有实际应用意义。而生药学基础性研究工作,又特别适合于培养锻炼中药学专业本科生的科研思维和能力。 9种岭南民间草药的比较鉴别系列研究由中药学专业5个年级的6位学生接力完成,每个学生的论文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整个研究已初步搭建起岭南草药生药学系统研究的工作平台,今后还将由本科生继续扩大研究范围、增加研究深度。目前本课题已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待发论文3篇,为本科生课外课题研究的连续性和可操作性作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探索,并为上述岭南草药的开发利用和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这种启迪本科生科研潜能的教学方法在国内高校中也是具有创新性的突出范例。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