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岑王老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大鲵种质资源研究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通过对广西百色市岑王老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大鲵种质密度,生存环境等方面进行的初步调查,记录并分析影响岑王老山大鲵生存的生态因素。结果表明,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大鲵数量约40尾,主要分布在大桥沟、冷水沟、平南沟、九洞沟、河坝沟、吴山坡飘沟等6个沟中。最后,提出了一些有效保护大鲵的可行性建议和措施。
详细介绍:
2009年7月至2010年9月,通过对广西百色市岑王老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大鲵种质资源、密度、生存环境及现状等多方面野外实地勘察,对该地区的大鲵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及其特点、数量、生活环境等有了系统的认识,为保护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大鲵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初步得出以下结论:岑王老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大鲵数量不断减少,分布范围不断缩小,生活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岑王老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大鲵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人为过度地乱捕是大鲵数量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为了使野生的大鲵数量及资源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应加强当地民众及游客的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各级主管部门和科研机构应该密切配合,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大鲵的生长环境,着实保护好大鲵的生长繁殖场地,并积极开展人工养殖、繁殖大鲵。

作品图片

  • 岑王老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大鲵种质资源研究
  • 岑王老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大鲵种质资源研究
  • 岑王老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大鲵种质资源研究
  • 岑王老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大鲵种质资源研究
  • 岑王老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大鲵种质资源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掌握岑王老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大鲵种质资源的数量及分布现状,一方面为本地区大鲵资源的有效保育提高理论依据,同时还为大鲵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基本思路:以实地踏查为主,在参考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与保护区科技管理人员、当地居民进行深入交流,比较大鲵资源今往差异,综合分析,提供有效的保育措施。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大鲵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特有物种,除新疆、西藏、内蒙、吉林、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在广西主要存在于云贵高原与广西盆地交界处的岑王老山山区。当前还未见有对该地区野生大鲵资源的详细地报道。本论文首次详细的介绍了岑王老山野生大鲵资源现状,对于该地区大鲵资源的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较为详细的报道了岑王老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大鲵资源的数量及分布情况,为本地区大鲵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通过本研究还能为大鲵资源的发展、合理开发利用及人工繁育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学术论文摘要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古时称人鱼,因其“哇哇”的叫声酷似婴儿啼哭,因此被人们称为“娃娃鱼”,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国际濒危物种。由于大鲵具有极大的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80年以来,由于乱捕现象和栖息地的破坏,工业污染,农业化肥农药及旅游业的污染,导致岑王老山大鲵的生存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野生大鲵种群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分布范围缩小,个体小型化。故有必要对岑王老山保护区内大鲵种质资源进行一次深入调查,以期为其保育及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通过对广西百色市岑王老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大鲵种质密度,生存环境等方面进行的初步调查,记录并分析影响岑王老山大鲵生存的生态因素。结果表明,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大鲵数量约40尾,主要分布在大桥沟、冷水沟、平南沟、九洞沟、河坝沟、吴山坡飘沟等6个沟中。最后,提出了一些有效保护大鲵的可行性建议和措施。

获奖情况

本作品成果还未在任何会议上宣讲或在任何报期杂志公开发行!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谭伟福,广西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7. [2] 卢家仕,黄敏,覃剑蜂,高清,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分析,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000—2723(2007)01—0037—02. [3] 李 冬,大鲵人工养殖技术 [4] 陈云祥,大鲵高效养殖技术一本通,北京市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5] 田旭日,水域环境污染对渔业资源的影响与对策,中国水产,2003年第9期 [6] 朱玲,贵州省大鲵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对策,中国水产,ISSN 1002-6681 [7] 王林琳,翟印礼,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西南林学院学报 1003 - 7179 (2008) 04 - 0146 – 03 [8] 吴学祥,汤德元,陈祥,张开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9] Liping Yang, Zining Meng, Yun Liu, etc. Growth hormone and prolactin in Andrias davidianus: cDNA cloning, tissue distribution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General and Comparative Endocrinology, 2010, 165: 177~180. [10] Peng Zhang, David B. Wake. Higher-level salamander relationships and divergence dates inferred from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s.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09, 53: 492~508.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 dianus Blanchard ,1871)俗名“蛙蛙鱼”,属于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是现存个体最大的两栖动物。人们在欧洲、东亚和北美地区发现的大约距今300至7000万年的大鲵化石暗示其在地球上曾广泛分布[1] 。可是目前,隐鳃鲵科动物只有隐鳃鲵属和大鲵属2个属,共计3个种:隐鳃鲵属(Cryptobranchus)的1个种北美隐鳃鲵(Cryptobranchus alleganiensis)分布于美国东部;大鲵属(Andrias)的日本大鲵(Andrias japonicus davidianus)和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分别分布于日本和中国[2]。它在我国分布广泛[3],是由水生脊椎动物向陆生脊椎动物过渡的类群,因此它是研究动物进化的好材料。由于迁徙能力差且对水的依赖性强,所以地理上的空间隔离更利于大鲵形成独特的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因此它还是研究遗传多样性问题的一个好材料[4]。总之,大鲵对于科学研究的潜在贡献是巨大的。我国对大鲵的研究已有很久的历史了。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科研工作者主要从大鲵的生物资源统计和生态分布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而在70年代之后,有关大鲵的人工繁育、养殖技术、胚胎发育和遗传进化研究的文章不断涌现。近年来,人们更关注到大鲵在医药、食用和观赏等方面的重要经济价值。可是,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为的滥捕滥杀,大鲵的数量日趋减少,加紧对它的研究也就更显得意义重大了。新近关于大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群分布和生态保护、胚胎发育和生殖系统结构及受精过程、生理生化、遗传学基础性研究等方面。 参考文献 [1]章克家,王小明。大鲵,你还好吗?[J]。森林与人类,2001,3: 43~451 [2]Morescalchi A,Odiema G,Olmo E.Karyolog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ryptobranchid salamanders[J].Experientia,1977,33 :1579~15811 [3]张荣祖。中国动物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41 [4]章克家,王小明,吴巍,王正寰,黄松。 大鲵保护生物学及其研究进展[J]。 生物多样性,2002,10(3):291~2971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