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考察、评价与集约型生产路径研究——基于河南粮食核心区的调查
小类:
经济
简介:
“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传统农区转变粮食生产方式任务紧迫。本项目组以传统农区河南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多个产粮大省进行调查。通过构建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方式进行评价、找出其转变的薄弱环节,提出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目标、原则和实施路径,并设计了粮食集约型生产路径的支持政策,以有力保障粮食集约型生产路径的有效实施。
详细介绍:
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后,“十二五”规划又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重要内容。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始终面临“三农”问题,尤其是粮食安全难题。传统农区作为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粮食核心区建设的重地,其转变粮食生产方式任务紧迫。然而,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方式的现状缺乏系统考察,其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尚未成熟。因此,研究粮食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项研究以传统农区 河南省为代表,对其26个市(含县级市),共50个乡镇及陕、甘、皖、鲁、黑、吉、鄂等省的粮食生产方式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本项研究采用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等方法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540份(其中农户卷1280份,村委卷130份,政府卷130份),问卷回收率为76.2%,其中有效问卷占82.47%;对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信阳市罗山县农业局、焦作市农业局、商丘市农业局、滑县农业局及当地的农产品加工车间进行了实地走访,并从当地政府得到了大量有参考价值的政府文件。 以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原理为理论基础,界定了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内涵;采用定量分析法,建立了转变粮食生产方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指标体系涉及粮食生产不同方面的20个指标,采集从1999年到2008年的数据,系统的反映了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运用功效系数法对各指标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采用德尔菲法咨询了国内10多位农业经济专家,汇总各位专家对各指标建议及对其权重的评分后,运用加权平均法对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各数据进行了最终合成。本项研究采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各指标进行了严密的分析和论证,初步得出的结论是:传统农区粮食生产的集约化水平呈逐步提高趋势,各影响因素的转变分为稳定增长型、波动增长型和波动停滞性三种类型。其中,要素投入指标贡献度较高、资源利用指标贡献程度较低、经营管理指标贡献度波动提升、产能保障指标贡献度缓慢增长。粮食生产方式转变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粮农科技文化水平低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耕地日益分散、细碎化,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不够,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村社会化生产服务水平不高,信贷支农和财政支农的实际贡献率低。因此,加快推进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要从根本上解决好以上薄弱环节。 本项研究提出传统农区集约型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目标、原则及实施路径。集约型粮食生产方式的目标是加快推进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集约型粮食生产方式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积聚、科技引领、服务社会化、加工业带动和产业链整合为原则,以确保集约型粮食生产路径各环节的相互促进和有效实施。集约型粮食方式的实施路径沿着“积极推进粮食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培养现代化粮农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五个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环节进行。为保障集约型粮食生产路径的有效实施,本项目组设计了集约型粮食生产的支持政策,为粮食主产区政府部门制定粮食生产的中长期规划和加快推进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政策提供参考。

作品图片

  • 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考察、评价与集约型生产路径研究——基于河南粮食核心区的调查
  • 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考察、评价与集约型生产路径研究——基于河南粮食核心区的调查
  • 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考察、评价与集约型生产路径研究——基于河南粮食核心区的调查
  • 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考察、评价与集约型生产路径研究——基于河南粮食核心区的调查
  • 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考察、评价与集约型生产路径研究——基于河南粮食核心区的调查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通过考察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现状,找出转变制约因素,提出集约型粮食生产实施路径,为政府部门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和完善粮食政策提供参考。首先,界定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内涵;其次,对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第三,建立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方式的转变进行量化分析;第四,提出粮食集约型生产的目标、原则和实施路径;最后,设计集约型粮食生产路径的支持政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对河南省26个市50个乡镇及陕、甘、鲁、皖、黑、吉、鄂等省的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以经济学原理为理论基础,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的转变粮食生产方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对传统农区转变粮食生产方式的内涵界定和量化评价模型,具有独特性,为定量研究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程度及制约因素提供理论路径。目前还未见过对该项目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转变粮食生产方式的内涵界定、量化评价及实施路径对深化粮食生产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依据。通过考察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现状,找出转变的制约因素,提出集约型粮食生产实施路径和支持政策,为政府部门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和完善粮食政策提供参考。

作品摘要

“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传统农区作为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粮食核心区建设的重地,其转变粮食生产方式任务紧迫。本项目组对河南省26个市50个乡镇及陕、甘、鲁、皖、黑、吉、鄂等省的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现状进行实地考察。以经济学原理为理论基础,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转变粮食生产方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粮食生产方式的转变进行量化评价与分析。对传统农区转变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评价是:集约化水平呈逐步提高趋势。转变中的薄弱环节是:粮农科技文化水平低,耕地日益分散、细碎化,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不够,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村社会化生产服务水平不高,信贷支农和财政支农的实际贡献率低。本项研究提出集约型粮食生产方式的目标、原则及实施路径,并设计保障路径有效实施的支持政策,为粮食主产区政府部门制定粮食生产的中长期规划和加快推进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传统农区;转变粮食生产方式;集约型生产;规模经营。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①作品《传统农区转变粮食生产方式的路径研究》一文已被《农村经济与科技》杂志2011年第6期刊用(CN42-1374/SISSN1007-7103); ②作品《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一文已被《粮食科技与经济》杂志社2011年第4期刊用(CN43-1252/TS ISSN1007-1458); ③作品《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方式现状调查与集约化生产研究》在校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冯海发.中国农业的效率评估——理论、方法、实践 [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1- 205. [3]李京文,D•乔根森.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10. [4]顾六宝、李林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综合评价研究.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5]张培刚,张建华.发展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孔祥智,彭超.农村上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模式、问题与启示.农村经营管理,2009. [7]Freidrich (2010).可持续性作物集约化生产与全球保护性农业发展: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的看法.(Sustainable crop production intensification and the global development of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the FAO’s view).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文件、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外研究现状: 在粮食领域研究外,先前国外学者对粗放型和集约型的研究对探讨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方式的转变具有借鉴意义,那些经济学家经典的观点为本作品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1.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农业发展的成果丰硕 T.W.舒尔茨在其经典著作《改造传统农业(1964)》主张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为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创造条件,并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库兹涅茨在《现在经济增长》中也强调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速水佑次郎和拉坦进一步发展了库兹涅茨—舒尔茨的观点,把资源配置结合到生产和供给新投入品的部门中去,提出了诱致性技术和制变迁理论。 2.提出农业发展相关研究理论模型成熟美国经济学家H.钱纳里通过“世界发展模型”求出了经济发展的“标准结构”,并以此对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出了总结;以农业结构转变为标志的经济发展过程,是农业比重逐步下降和农业资源现代技术含量及产出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舒尔茨(1964),认为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民尽管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生产水平低下,但是这并不意味这他们缺少经济理论,相反他们对生产要素实现了最大配置。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们尚未见到国内对粮食生产方式系统的、深入的、定量的研究,国内对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专门”研究成果较少。1.对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专门”研究成果少国内相关研究的涉及方向多为经济增长方式、农业生产方式;针对粮食生产方式的研究成果很少,提出的建议缺乏理论高度和实际操作的有效性。顾六宝、李林杰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内涵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类型进行了界定,并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测评方法进行了量化研究。高立群认为: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方式是制约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关键性因素。林丽娟认为:农业产业化是克服小农业生产与大市场需求矛盾的根本出路。郜海镭认为:调整粮食结构不是调减面积,而应调优品质、调新生产组织方式。 2.对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研究肤浅国内对粮食生产方式进行研究少且不成熟。研究成果多散见于相关学术论文,研究成果显得肤浅,对转变粮食生产方式的内涵没有明确的界定,没有建立粮食生产方式的科学、系统、严密的评价方法。这些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多从某一角度进行述评,很少对其进行整体、规范的定量研究。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