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大学生交往焦虑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小类:
教育
简介:
随机抽取60名在校大学生采用交往焦虑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目的在于考察大学生的交往焦虑水平及其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交往焦虑的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做出如下假设,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交往焦虑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男女大学生焦虑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
详细介绍:
针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交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研究通过量表调查邹城市60名在校大学生,研究了大学生的交往焦虑水平及其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交往焦虑的影响,并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提出一系列合理的建议。采用交往焦虑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测试。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与交往焦虑有着一定的依存关系,所取样本大学生的交往焦虑水平一般,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交往焦虑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交往焦虑水平较低而一般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交往焦虑水平较高,自我效能感也可以理解为人们普遍意义上的自信,这种负相关关系可能是由于:有自信的人则会对自己在交往方面的能力有信心,进而交往能力较强,相反,缺乏自信的人对社会交往也会不擅长而形成心理压力。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随机抽取60名在校大学生采用交往焦虑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目的在于考察大学生的交往焦虑水平及其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交往焦虑的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做出如下假设,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交往焦虑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男女大学生焦虑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以便对交往焦虑水平较高的大学生提出有效合理的建议,改善其交往现状,为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作品按要求进行数据收集,并采用目前较先进的数据统计工具进行统计分析,保持了研究的科学性及先进性。以往对社交焦虑的研究, 侧重于概念界定、问卷编制、发展特点分析和归因分析,而较少研究社交焦虑对个体社会适应功能。由于大学生处于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在大学生中社交焦虑方面的问题广泛存在, 而且会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就业、人际交往等诸方面产生不利影响,而我们选取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其独特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对于大学生的描述越来越多,其中不鲜见的是他们不懂社交,面对这样的质问,我们可以通过交往焦虑量表来测定大学生的交往焦虑水平,来判断是否存在上述问题。本文拟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以期为解决大学生的社交焦虑, 培养其幸福健康的心理提供实证依据,提醒各大院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注重护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授专业课程的同时,注意关心护生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的完善。

作品摘要

针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交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研究通过量表调查的方法,探讨了大学生的交往焦虑水平及其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交往焦虑的影响,并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提出一系列合理的建议。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与交往焦虑有着一定的依存关系,所取样本大学生的交往焦虑水平一般,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交往焦虑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交往焦虑水平较低而一般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交往焦虑水平较高,自我效能感也可以理解为人们普遍意义上的自信,这种负相关关系可能是由于:有自信的人则会对自己在交往方面的能力有信心,进而交往能力较强,相反,缺乏自信的人对社会交往也会不擅长而形成心理压力。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就要从关注大学生日常交往问题开始,此次研究的目的就是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改善大学生交往习惯,减少交往焦虑,为大学生今后走上社会进行更大范围的交往提供后备支援。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汪向东,王西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82-86;330-332 [2] WANG Lei.The structure and measurement of self- efficacy.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1999.35(3):414—420. [3]Cash TF,Theriault J,Annis NM.Body image in an interpersonal context:adult attachment,fear of intimacy and social anxiety[J]. Social Clin Psychology,2004,23(1):89-103. [4]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2):1-21. [5] 李波,钟杰,钱铭怡. 大学生社交焦虑易感性的回归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2):10—112. [6]任顺元.大学生社交焦虑的调查与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6):75-78. [7]郭晓薇.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成因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0,20(1):55-58. [8] 李波,钱铭怡,马长燕. 大学生羞耻感对社交焦虑影响的纵向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 :156—158. [9] 梁执群,卢莉,朱素娟等.医科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211. [10] 汪雪莲,许能锋,杨德辉等.医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4):247-250. [11] 付梅,葛明贵,桑青松.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19(7) :477—478. [12] 张俐,刘波.护理专业女生焦虑的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2):212—213. [13] 钱铭怡,钟杰,徐凯文等.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的编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53—56.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大学生中社交焦虑方面的问题广泛存在, 而且会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就业、人际交往等诸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以往对社交焦虑的研究, 侧重于概念界定、问卷编制、发展特点分析和归因分析, 而较少研究社交焦虑对个体社会适应功能。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在80年代,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从应激的观点来看,可以把人际交往看作是一种应激源。班杜拉认为:面对应激源时,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个体的应激状态、焦虑抑郁的程度等身心反应。应对方式是心理应激过程的重要中介因素,与应激事件性质以及应激结果均有关系。关于性别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有许多研究认为女生比男生更易感到焦虑和不信任,有学者认为这与女性较敏感、情绪波动大、自卑感强有关,社会上在求职、用人等方面存在的性别偏见与歧视加重了女大学生的焦虑。然而郭晓薇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交往焦虑程度不存在差异。Williams和Best在1982年的调查中发现,遍布各种文化对女生的看法都认为她们依赖性强、易激动、懦弱,从而产生偏见而引起其焦虑心理及自卑心理的产生。然而这种分歧还未得到有效的解决,以往研究有的集中于护理院校或医学院校,代表性偏低,尤其护校女生偏多,不适合考察性别差异因此本研究的另一重点就是考察在男女大学生在交往焦虑上是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另外还有研究考察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交往焦虑与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认为独生子女人际信任度较高、交往焦虑较低,可能与生活环境、家庭氛围、社会支持不同有关,独生子女在这些方面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往往是家庭的中心,经历挫折相对较少,与成人交往机会较多,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也较少产生负而的评估。由于社会交往机会的增多,人际交往得到充分地锻炼,减少了社交焦虑的产生。 付梅等探讨了一般自我效能和社交焦虑的关系,发现社交焦虑能够很好地预测自我效能。本研究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这一点,说明了自我效能和社交焦虑之间的相互影响。也进一步提示增强大学生的自信,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之一。艾华和范秀珍的研究采用了Sherer &Maddu的自我效能量表考察山东大学护理院校学生,发现社交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对社交焦虑均有预测性,且直接影响社交焦虑的水平。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