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资源型城市转型--阜新可持续发展之路
小类:
管理
简介:
文章通过对阜新转型的路径和战略进行剖析,梳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般模式,分析转型过程中经济结构失衡、人才资源总量不足且存在结构性短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民生亟待解决、维护社会治安压力大等一系列问题,指出政府行政体制落后、职能缺位,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企业转型主体地位不明显、缺少核心竞争力是阻碍城市进一步成功转型的“瓶颈”。为此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而推动阜新实现城市成功转型。
详细介绍:
资源型城市转型近些年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世界性话题,也是我国现阶段饯行可持续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阜新作为首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已经历了十年的探索与磨砺。本文通过对阜新转型的路径和战略进行剖析,梳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般模式,分析转型过程中经济结构失衡、人才资源总量不足且存在结构性短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民生亟待解决、维护社会治安压力大等一系列问题,指出政府行政体制落后、职能缺位,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企业转型主体地位不明显、缺少核心竞争力是阻碍城市进一步成功转型的“瓶颈”。在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宝贵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政府体制改革、企业发挥能动作用、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等合理化建议,进而推动阜新实现城市成功转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阜新作为首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在十年转型的实践与探索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阜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进而实现成功转型。 思路:从相关概念的界定入手,指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而引出阜新在十年城市与经济转型中个性问题,并以国外转型的经验教训为鉴,为阜新提出了一系列合理性建议,希望可以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一些帮助。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论文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第一,突出政府在转型中的主导作用,以体制改革来带动经济转型 第二,强调企业在转型中的能动作用,以产业转型来启动经济转型 第三,发挥人民在转型中的创造性,以实现再就业来稳定经济转型 第四,实现产业和环境的和谐交融,以城市的全新面貌来体现经济转型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资源型城市在计划经济时期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以及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等因素,现如今,已面临着生死攸关的挑战。只有充分发挥政府在转型中的主导性作用,重塑企业的主体地位,以创新为灵魂,以改善民生为基础,为资源型城市的再次崛起提供制度与市场的双重保障,最终实现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由生存转型转变为发展转型,由产业转型转变为产业更迭的良性发展模式。

作品摘要

本文通过对阜新转型的路径和战略进行剖析,梳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般模式,分析转型过程中经济结构失衡、人才资源总量不足且存在结构性短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民生亟待解决、维护社会治安压力大等一系列问题,指出政府行政体制落后、职能缺位,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企业转型主体地位不明显、缺少核心竞争力是阻碍城市进一步成功转型的“瓶颈”。在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宝贵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政府体制改革、企业发挥能动作用、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等合理化建议,进而推动阜新实现城市成功转型。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国发〔2007〕38号 赵天石.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于立,姜春海,于左.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 李建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肖劲松,李宏军.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界定与分类探析 张久铭,梁亚红.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

调查方式

走访;个别交谈;图片、照片;统计报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内研究水平: 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是围绕工业布局与选址、建设规模、建设时序等问题开展,处于研究平衡布局与区域分工阶段。 第二阶段,80年代以后,随着宏观背景的变化,研究重点转向了产业结构多元化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国内学者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文献主要有沈镭(1998)、李继平(2003)等。大多数学者认为,产业结构多元化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资源深加工、非资源主导产业、第三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另外还有关于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问题、各类社会问题、资源型城市发展周期问题、中外城市的比较问题等,学术界也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在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概念性的实证研究占多数,而理论性的规范研究成果及构造模型,运用统计方法相对较少。 国外研究水平: 国外学者对此的研究经历了由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以单一城市(镇)或特定区域中的若干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行为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和区域发展理论以及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方法,主要对资源型城镇发展存在的社会问题、个人行为、性别歧视等一系列孤独环境的反应进行研究,以寻求社区不稳定的原因。 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注重对资源型城镇群体的实证与规范研究。例如布莱德伯里对加拿大资源型城镇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后认为,资源开采部门和相关城镇是处于垂直一体化大公司的控制之下,他们的目标是资本积累的最大化,个别城镇或区域由于在某一具体时刻上相对成本较低得到了发展;然而形势变化了,生产就会转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而使原来的生产单位个人和政府承受巨大的负担。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一阶段对资源型城市研究转向了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对资源型城市的影响等方面。采用的理论依据有经济结构调整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代表人物为布莱德伯里、海特、巴恩斯、然多、伊如恩斯德等。布雷克里研究了面向21世纪的网络经济环境下,地方经济的发展与资源控制的关系。还有学者探讨了城市化的体质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判断尺度,以及面向21世纪城市化的资源短缺和资源控制问题。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