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乌贼墨对高脂血症小鼠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本文利用实验性高脂饲料喂养昆明小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以观察乌贼墨对小鼠血清中的血糖,丙二醛,胆固醇的含量的影响,为其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详细介绍:
高脂血症能引起广为人知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脂肪肝等代谢综合征,所以日益成为引人关注的社会健康问题。其中,高脂血症对肝脏的损害临床最常见表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但目前其发病机制不清,西医缺乏有针对性的特效药。大量临床资料表明,中医药治疗脂肪肝,无论在改善症状,还是肝功能及肝脏超声方面的变化都有明显的优势。乌贼墨是乌贼精加工过程的废弃物,研究证实无毒副作用。已有文献报道,乌贼墨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抗肿瘤、促进造血功能等多种生理活性。本文利用实验性高脂饲料喂养昆明小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以观察乌贼墨对小鼠血清中的血糖,丙二醛,胆固醇的含量的影响,为其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实验目的:1.探讨乌贼墨对高脂血症小鼠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2.为乌贼墨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实验思路:1.快速建立昆明小鼠高脂血症模型。2.对高脂血症小鼠肝脏冰冻切片进行染色,检测高脂血症小鼠是否建模成功。3.建模成功后,乌贼墨组灌胃乌贼墨,而对照组和高脂组每天灌胃相应的生理盐水,连续10天。4.在整个实验期间:每隔两周,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的血糖、TC、MDA的含量。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本文利用实验性高脂饲料喂养昆明小鼠快速建立高脂血症模型,以观察乌贼墨对小鼠血清中的血糖,丙二醛,胆固醇的含量的影响,为其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独特之处:1.探讨了快速建立昆明小鼠高脂血症模型的实验方法 2.探讨了乌贼墨对高脂小鼠的治疗作用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脂血症能引起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脂肪肝等代谢综合征,所以日益成为引人关注的社会健康问题。 2.乌贼墨是乌贼精加工过程的废弃物,研究证实无毒副作用。已有文献报道:乌贼墨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抗肿瘤、促进造血功能等多种生理活性。 3.为探究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简便快速的建模方法,同时为乌贼墨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学术论文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乌贼墨对高脂血症小鼠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昆明小鼠1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5),高脂组(n2=5),乌贼墨组(n3=5); 对照组每天正常饮食,高脂组和乌贼墨组每天给予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利用苏丹Ⅲ染料对高脂血症小鼠肝细胞冰冻切片进行染色发现:高脂血症组和乌贼墨组肝细胞血窦中有大量脂肪滴出现,而对照组未见大量脂滴出现。建模成功后乌贼墨组每天早晚两次灌胃乌贼墨,连续10天;检测血糖、血清总胆固醇(TC)、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显示:与高脂组相比,乌贼墨能显著降低高脂小鼠血清中的血糖、总胆固醇、丙二醛含量。结论:乌贼墨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有一定作用。

获奖情况

该作品在大连医科大学第四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三等奖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随着肥胖发病率的升高,NAFLD 已成为一种全球发病率最高的肝脏疾病,NAFLD既往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疾病而被忽视。目前研究表明:其肝纤维化的发生率高达25%,且约1.5% ~8.0% 的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NAFLD不仅是一种肝脏疾病,而且与T2DM、胰岛素抵抗、肥胖、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而日益受到重视。 雷敏等实验研究显示:乌贼墨对高脂血症的形成和AS的发生具有显著预防作用。 乌贼墨由墨囊中的分泌腺合成,在墨囊中储存,是乌贼遇到天敌时喷出来染黑周围水域的黑色物质。我国医药对乌贼的应用历史悠久,对乌贼墨的药用始于止血。现代对乌贼墨的研究是从乌贼墨中黑色素的结构及其生物合成开始的。自从日本学者发现乌贼墨的抗肿瘤活性以来,对其免疫调节作用、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然而在生产中乌贼的墨囊一般是作为废弃物弃去的,因此挖掘其潜在药用价值对于充分利用海洋资源、扩大药源有深远意义。本实验结果显示,乌贼墨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的血糖值、MDA值、胆固醇值,提示乌贼墨对高脂血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总之,乌贼墨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具有抗氧化活性。因此,对二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脂肪肝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其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