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民族地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整合传统治理与现代治理模式的新探索--以贵州省雷山县西江苗寨实地研究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研究针对诱发西江苗寨旅游开发中的政府与村民关系紧张的组织原因,根据西江实际需要,整合民间治理资源,以创新机制解决西江旅游的发展中的民意表达障碍问题,实现民众与政府的有效沟通,消除基层政府与村民间的误解,重建信任关系,改变村民目前消极对待旅游发展的问题。并以西江旅游开发为载体,通过组织整合,形成基层政府与民众利益共同体,既实现西江旅游发展与社会管理目标,保障“民生”。
详细介绍:
今年国家“十二五”规划以及贵州省“十二五”规划都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工作以及基层社区建设问题。 本研究以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典型:贵州省雷山县——西江苗寨为研究对象,以其乡村基层自组织发展现状为切入点,调查民族民间的治理传统与基层政府所推进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之间的协同和拟合情况,分析西江苗寨在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基层决策与民众利益之间出现矛盾对立的组织原因,从多元乡村治理的角度探索民族乡村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整合利用民间治理资源,发挥社区主体作用,有效保持民族文化,维持乡村和谐,搞好可持续发展的民族文化旅游的路径。 通过对西江苗寨旅游开发现状的调查,本研究认为民族乡村旅游开发应当以“内涵式”开发为主,重视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调整政府主导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扶持民间组织,整合社会力量,建立以“民生”为本的多元旅游开发模式;关注多元治理主体间,尤其是基层政府与民间组织间的协同与拟合关系,建立有利于多方对话的协调和制约机制;在法制的框架下,充分尊重西江苗寨的传统文化与传统权威,以“村务协商”模式平衡旅游开发与民众利益,从而提升西江苗寨的村治理水平与旅游发展水平。 本研究的基本框架为: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为,介绍本项目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等。第二章,描述西江苗寨概况,分析西江旅游资源情况,明确发展旅游业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分析旅游发展带来的西江经济、社会变化。第三章,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总结西江苗寨旅游开发中传统致力于现代治理的冲突现状:旅游开发的规划与定位不明确,忽视对西江民俗文化与传统生活方式的开发;政府主导旅游开发,没能有效发挥社区的主体地位;西江旅游发展中忽视了苗族传统治理模式的作用,缺乏对民间治理资源的整合利用;旅游开发中政府与民众的利益冲突明显,缺乏必要协商机制等。第四章,从组织角度切入分析西江旅游发展中出现问题的深层组织原因。从基层政府、公司、社区三个层面分别进行原因分析。第五章,以整合民间治理资源为切入点,提出完善西江旅游开发的新举措:对西江旅游开发进行准确定位,注重民俗文化与传统生活方式的开发;改变基层政府单一主体的旅游开发模式,发挥社区主体地位,引进民间主体;重视传统治理模式的作用,整合民间治理资源,以传统治理弥补现代治理的不足;改变多重管理的现状,实现乡村治理的自主性,减少旅游开发带来的负效应,保证村民旅游开发的参与热情;建立有效的协商机制,增进民众与基层政府间的交流,缓解矛盾;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与对旅游开发的认识水平,增强民众的旅游参与能力和参与热情,提高与基层政府的博弈能力,实现民众话语权;加强基层政府执政能力建设和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培养等措施。 总之,作品紧扣国家关于旅游开发以及基层社区建设与发展的相关政策导向,以西江苗寨这一苗族典型村寨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旅游及开发过程中,基层民主建设和旅游开发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对于西江苗寨的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基层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品图片

  • 民族地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整合传统治理与现代治理模式的新探索--以贵州省雷山县西江苗寨实地研究为例
  • 民族地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整合传统治理与现代治理模式的新探索--以贵州省雷山县西江苗寨实地研究为例
  • 民族地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整合传统治理与现代治理模式的新探索--以贵州省雷山县西江苗寨实地研究为例
  • 民族地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整合传统治理与现代治理模式的新探索--以贵州省雷山县西江苗寨实地研究为例
  • 民族地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整合传统治理与现代治理模式的新探索--以贵州省雷山县西江苗寨实地研究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研究撰写目的是解决西江旅游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为实现西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依托与管理模式。为世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的案例。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西江乡村组织为切入,分析西江当前旅游发展陷入困境的组织原因,根据原因分析找出解决西江当前发展困境的有效举措。通过整合民间资源,以创新管理模式实现西江旅游可持续发展。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在研究对象上,我们的研究对象是少数民族乡村社区旅游开发,研究对象新颖。在研究方法上,我们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多种调研方式,多种分析方法;在研究切入点上,我们从民间治理资源与乡村组织切入。我们的研究切合国家以及贵州省“十二五“规划关于基层社区建设以及旅游开发的相关要求,具有政策上的先进性与前瞻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提出西江苗寨整合社区治理资源,促进乡村治理进步和旅游发展的新举措,切实解决西江旅游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2)倡导以基层政府为主导,引进社会力量以及村民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新的旅游开发模式,着力打造旅游开发合力联盟,保证西江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保障“民生”,实现“民享、民有、民治”。 (3)为解决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和民生问题提供新的范例,为世界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作品摘要

本研究以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典型:贵州省雷山县——西江苗寨为研究对象,以其乡村基层自组织发展现状为切入点,调查民族民间的治理传统与基层政府所推进的管理现代化之间的协同情况,分析西江苗寨在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基层决策与民众利益之间出现矛盾冲突的组织原因,从多元乡村治理的角度探索民族乡村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整合利用民间治理资源,发挥社区主体作用,有效保持民族旅游文化,解决基层政府与村民间冲突,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保证民生的新路径,为西部民族地区探索旅游发展的新模式。 通过对西江苗寨旅游开发现状的调查,本研究认为民族乡村旅游开发应当以“内涵式”开发为主,把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充分开发放在同等位置上;调整政府主导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扶持乡村组织,整合社会力量,建立以“民生”为本的多元旅游开发模式;关注多元治理主体间,尤其是基层政府与乡村组织间的协同与合作关系,建立有利于多方对话的协调和制约机制;在法制的框架下,充分尊重西江苗寨的传统文化与传统权威,以“村务协商”模式平衡旅游开发与村民利益,从而提升西江苗寨的村治理水平与旅游发展水平。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肖唐镖,石海燕.中国农村村民自治运行的区域特征与经济背景——基于一项全国性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2]都淦,任勇. 现代化变迁中的乡村治理与宗族——评肖勇《WTO、宗族关系与村民自治》 [J]. 社会科学研究,2004,(6). [3]Cashore, Benjamin. 2002. Legitimacy and the Privat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How Non-Market Driven Governance System Gain Rule-Making Authority.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y, Administration, and institutions (15)4:503-529

调查方式

我们采用的是人类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走访、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内研究概述: 社区参与旅游被认为是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学者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罗永常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村为例,对其社区参与旅游现状做出了调查和评价,提出该村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建议:寻求外界支持,做好旅游规划;拓展旅游项目,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层次;成立村旅游管理委员会,建立旅游发展基金;以“工分制”为基础,适当调整分配方案;引入“轮流制”、“奖惩制”、“竞争制”、“补偿制”。张洁、杨桂华以云南省中部古州野林彝族村寨、大槟榔园花腰傣族村寨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分析得出影响居民参与旅游积极性的五个因素分别为:社区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水平、景区优势旅游资源、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认知、社区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以及民族传统习俗。 国外研究概述: Yiping Li以Wanuskewin遗产公园为案例地,认为民族旅游包含体验另一种文化并参与其中实践的亲身经历,给旅游者提供了亲密的、原真的体验。文章的主体部分介绍了该遗产公园的发展历程,列举了其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策略。作者在结论部分中指出:民族旅游中应实行民族自治,认清问题,找出拥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当地居民应参与旅游计划与发展进程;当地文化的商品化可看作是积极的机制;维护民族文化的完整性。Susan R Pitchford探讨了民族旅游与民族迁移中的作用,指出殖民经历是物质掠夺伴随文化贬值的双重灾害。他主要以Wales为案例,认为这种遭受过殖民地区的民族旅游可作为提供该民族信息的媒介,通过分析该地的旅游吸引物表明民族旅游可为民族迁移提供动力。Robey Callakan认为,要想更好地了解西方的民族现象,可通过分析该地区历史与文化的旅游呈现以及隐藏其后的很多动机。作者将当地殖民机构、岛屿上居民的不同目标与Shetland旅游组织、相关组织的计划方案联系起来考虑,调查Shetland民族同一性的不同解释。在结论中提到,当地旅游组织不仅仅向旅游者宣传整体“Shetland”的形象,同时也向当地居民灌输这种思想,并且民族同一性通过现代化的传媒如报纸、书籍、收音机、电视等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