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扶贫进程中当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云南省金平县莽人寨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基于对一个鲜有学者问津的莽人寨的田野调查,本研究记录了当地在扶贫过程中的文化变迁,分析了扶贫如何对当地文化造成影响:主要是由于扶贫改变了环境(如生产方式、权力分配),从而导致当地文化瓦解流失的非本意结果。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立法、政府职能完善、非政府力量引入与当地公众积极参与四个层面给出了具体建议。同时,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扶贫是今后中央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本研究的分析与建议能为此提供借鉴参考。
详细介绍:
在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大潮下,社会环境在剧烈变迁,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因其弱势地位而面临着被侵蚀甚至消亡的危险。 本作品选取云南莽人寨为案例,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在拥有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辅以相关文献研究。本作品对莽人的文化在综合扶贫项目的背景下巨大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变迁进行具体分析:扶贫项目主要以改变莽人的物质生活为出发点,该项目的确提高了莽人的物质生活环境;但是,该项目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阻碍了莽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分析的基础上,本作品建议将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纳入扶贫政策中。同时,亦竭力以大学生的视角,从立法、政府职能完善、非政府力量引入与当地公众积极参与四个层面给出了具体建议。 通过莽人的案例,希望对我国另外22个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扶贫项目能有所启发与借鉴,同时对保护世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对更加完善我国的现行扶贫政策有所贡献。

作品图片

  • 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扶贫进程中当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云南省金平县莽人寨为例
  • 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扶贫进程中当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云南省金平县莽人寨为例
  • 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扶贫进程中当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云南省金平县莽人寨为例
  • 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扶贫进程中当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云南省金平县莽人寨为例
  • 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扶贫进程中当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云南省金平县莽人寨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建立在实地考察基础之上的本研究,力图从对当地扶贫项目的分析整理中,找出扶贫项目对于当地文化的影响因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为完善当地扶贫工作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思路:首先,本文阐明扶贫政策的具体措施以及当地文化可能受到威胁的事实。之后,分析与归纳扶贫项目是如何影响莽人的环境,如生产方式、组织结构,从而影响其文化。最后,本文在不同层面对扶贫政策提出了建议完善现有的扶贫政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以田野调查与定性分析研究相结合;在给出政策建议的同时,尽量打破个案研究的局限性,使最后得出的结论更具应用性与普遍性。 先进性:对于偏远民族地区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是海内外学界探讨的热点话题。本研究通过具体扶贫案例的分析,对文化保护给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对当地以及相关地域的政策完善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独特之处:“莽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偏僻,莽人地域相关课题的研究在国内还比较欠缺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实际应用价值:从立法、政府职能、非政府力量层面,为当地政府给出适当的对策建议:要兼顾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物质上的脱贫与文化保存之间的关系。同时,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扶贫为今后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本研究的结论得以适用。 现实指导意义:希望能引起政府和公众对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关注,辩证思考扶贫的影响,促使政策制定者充分考虑扶贫中物质与文化层面的平衡,更好地在扶贫进程中体现人文关怀。

作品摘要

作为民族赖以自我认知和生存的根源,民族文化的保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处于政府扶贫项目实施进程中,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处于迅速变革中的莽人寨为案例,力图探讨如何在物质扶贫的基础上提出兼顾文化传承保护的对策建议。本研究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主要采用定性研究,通过构建人物志、记录口述史和实地观察等方式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并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和理论,着重对莽人文化在扶贫进程中的变迁进行分析,并从政策制定、政府职能、非政府力量的介入以及建立文化传承人制度这四个方面给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建议。其为我国分布广泛的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扶贫进程提供借鉴与启发,希望以此促进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存。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范俊军,宫齐,胡鸿雁.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J]. 民族语文. 2006(3): 51-61. 2. 冯瑛. 贫困定义的演化及对中国贫困问题的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18): 6-8. 3. 高永奇著. 莽语研究[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3: 283. 4. 韩彦东.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政策研究[D]. 中国人民大学, 2008. 5. 何群. 环境与小民族生存[J]. 世界民族. 2006(6): 37-42. 6. 黎明.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与法律保护[D]. 兰州大学, 2007. 7. 罗正副. 调适与演进: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D]. 厦门大学, 2009. 8. 王科. 中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D]. 兰州大学, 2008. 9. 杨六金. 越南西北部的莽人[J]. 世界民族. 1997(1). 10. 张宏. 欠发达地区参与式扶贫开发模式研究[D]. 兰州大学, 2007.

调查方式

田野调查、走访、现场采访、个别交谈 图片、照片、书报刊物、影视资料、政府文件 自发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对于扶贫,国内外政府与研究者都致力于发展有效的扶贫模式。但是中国具有多民族、多文化的特点,扶贫需要因地制宜,不能直接仿效国外模式。龚晓宽(2006)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基本模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救济式扶贫模式、开发式扶贫模式与参与式扶贫模式。救济式扶贫即通过政府直接向贫困人口提供物资、卫生教育保障、生活补助等,这容易使扶贫客体产生依赖心理,生活上产生惰性、甚至主动失业,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后便不再使用。开发式扶贫对贫困地区进行开发援助,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提供资本、技术、人力、优惠政策等。促进扶贫客体的经济增长,提升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参与式扶贫指政府通过投标方式确定重点贫困村后,村民通过民主选举方式推选出代表。代表与有关部门合作,找出致贫原因、制定脱贫方法,由专家评估后再交还村民表决。开发式扶贫和参与式扶贫是中国政府在实践之后对扶贫模式进行的深化,开发式扶贫完成了从“输血”到“造血”的模式转变,而参与式扶贫从政府单向式扶贫过渡到了扶贫主体与客体互动的模式,具有非常大的进步意义。 不过本研究认为,少数民族作为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具有针对性的扶贫模式研究仍然不足。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意味着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单单以自主发展为目标、完成扶贫主体与客体的互动是不够的,文化应该成为与经济同等重要的关键词。 对于文化传承,国内有学者认为文化传承的过程(cultural transmission)实际上是一个濡化(enculturation)过程,即文化在一个共同体(如民族)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这个过程因受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要求,最终形成文化的传承机制,使人类文化得以延续。近年来,交叉学科使学者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使这一研究多维度呈现。如王军(2009)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阐述了民族文化在人的形成上具有特殊的作用;赵世林(2002)阐释了”文化传承场“的概念。在学界推动下,《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民族文化保护》中提出建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的区域及环境中,使之成为“活文化”。但是该项举措尚处在试验性阶段,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漏洞与不足,而且如王军(2009)指出,在对民族文化传承和教育进行系统研究方面,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