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社会工作中国农村应用模式探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为了使社会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农村,本文基于中国农村现状和社会工作发展的需要,在供需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以大学生为媒介,由民政部门和共青团共同组织,在现阶段具有可操作性的将社会工作应用到中国农村的新模式。该模式的提出为农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方法,为社会工作本土化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壮大提供了新的途径。
详细介绍:
该项目从现阶段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致力于将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运用于解决农村复杂问题的过程中,从而构建了一种以大学生为媒介的社会工作中国农村应用模式。我国农村社会问题错综复杂, 农民对社会服务的需求长期难以得到满足,这需要我们引进一种新的有效的工作方法来应对。 该模式以大学生为中心,将高校社会工作资源与中国农村联系起来,之所以选择大学生为媒介,是因为大学生有其天然的优势,例如大学生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热情、大学生需要这样一个实践锻炼的机会、大学生易于深入农村等。而作为项目的管理组织方,高校团委和各级民政部门也要承担着各自的责任。高校团委要负责大学生的选拔、培训、管理、评估等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要负责提供资金、联系地方、筹集资源等工作。大学生、高校团委、各级民政部门三方共同努力,保证项目的有效运行。 项目的引进和运行将会对各方参与者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有利于农村社会问题的顺利解决,保证社会的和谐安定;有利于大学生获得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促进其自身的锻炼和提高;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的完善、专业实务的发展和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 该项目运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需要组织者灵活应对。同时也需要在运用和实践过程中不断的补充和完善该模式。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该作品旨在为社会工作实务在中国农村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一种现阶段可行的模式。这种模式以大学生为媒介,由民政部门和团委共同组织志愿服务进行应用和推广。中国农村存在一些基层政府与农民自身无法妥善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于是我们提出一套在现阶段具有可操作性的社会工作中国农村应用模式,希望对社会工作在中国农村的应用和推广、农村问题的解决、社会工作的发展有所帮助。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该作品提出用科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方法、技巧来解决中国农村的社会问题,通过以大学生为媒介的独特模式将其推广。该模式为我国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为大学生能力的锻炼提供了新的平台。此外,模式的运行将有利于提升社会工作的知名度,促进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推动我国社会工作人才体系的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该作品提出的社会工作中国农村应用模式,是一种现阶段在条件允许的农村地区可以实践的模式。模式对农村问题的解决、大学生的实践锻炼有积极作用。同时该作品积极探索社会工作应用于中国农村、实现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的方法,有利于社会工作在我国全面发展。因此该作品提出的社会工作中国农村应用模式为农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方法,为社会工作本土化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壮大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品摘要

社会工作实务研究是当前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而社会工作中国农村应用模式又是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的重要领域。为了使社会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农村,本文基于中国农村现状和社会工作发展的需要,在供需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以大学生为媒介,由民政部门和共青团共同组织,将社会工作应用到中国农村的新模式。通过对该模式进行可行性论证、积极意义分析以及运行中的障碍因素及对策分析,证明该模式在现阶段具有可操作性。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作品中资料来源的检索目录 [1]崔效辉.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路径选择——来自乡村建设运动的启示[J].社会工作,2004,(8):5 [2]王思斌.和谐社会建设迫切需要社会工作的参与[J].河北学刊,2007,(3):64 [3]陆学艺.解决好三农问题亟需农村第二步改革[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7):4 [4]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5]刘豪兴.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孙唐水.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对策探讨[J].社会工作,2010,(12):47 [8]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编.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9]萧洪恩,杜云素.农村民政社会工作的优势[J].社会工作,2008,(8):28 [10]项继权.论我国乡村治理中的志愿服务——兼论大学生下农村基层的政策创新[J].社会主义研究,2009,(4):10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个别交谈;图片、照片;书报刊物;文件;统计报表;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端于英美等国,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其在农村也开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国情与我国有很大差别,其农村社会工作研究成果对我国的指导意义不大。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发展较晚,20世纪80年代社会工作才开始快速发展,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期我国的社会工作进入了本土化阶段,农村社会工作也逐渐受到重视和发展。2001年王思斌教授在《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一文中提到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要重视农村领域;2007年农村社会工作专家史铁尔教授在其主编的《农村社会工作》一书中主要介绍了农村社会工作的技巧,展望了社会工作未来在农村发展的前景;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在2008年发表了题为《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以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文章。但是不论在西方还是我国,农村社会工作方面的研究都非常有限,更鲜少有人关注社会工作实务在农村的发展,本文将从社会工作在农村的应用模式这一角度进行探讨,来深入研究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