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河南省新农村生活环境质量体系的评价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它建设点多面广,内容复杂,各地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各有特点。因此,现阶段需要建立一套可行的用于相互比较的新农村建设指标评价体系。本文以河南省为例,综合论述了河南省农村地区近5年来的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资源、生活满意度四个大方面来论述建立新农村生活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内涵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实际运用方法以指导工作。
详细介绍:
在当前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形势下,国务院果断出台了一系列扶助“三农”的方案,在这一系列的举措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摆在了首要位置,这不仅表明了农村发展的重要地位,而且体现了中央民生为本的思路。建立一套新农村生活环境评价体系能够客观发硬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进展程度。本论文期望建立的体系是运用层次分析法,以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为例,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资源、生活满意度四个大方面,以及各方面框架下的子层级数据为指标,模拟运算出各村建设的成绩,最终以成绩相互比较评判各村的建设程度。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为了体现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结合我们所学的城市规划专业知识,我们科学地进行调查访问、查阅资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析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为国家地区经济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贡献我们的力量。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有利于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人员对相关的新农村建设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指导,亦可作为各地官员的政绩考核要素。 2.科学的分析方法。整个体系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要素进行比较,使新农村建设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思路指导,促使各部门从科学的角度进行指导建设。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该体系主要以河南省新农村地区为例,一旦体系建立,对全河南省的新农村评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逐步推广至全国其他省份。 2.可作为各村的行政考核指标。 3.各村进行量化评估,形成相互比拼的干劲。

作品摘要

本文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资源、生活满意度四个大方面综合论述了河南省农村地区近几年来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对2010年河南省12个地市的农村生活环境进行的抽样调查做了部分的实证分析,整个过程中坚持科学性、代表性的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相关的比较衡量,旨在建立一个评价河南省新农村生活环境质量的体系,以对日后的建设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袁华.滁州市新农村建设基本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2]大河网——大河报2006年10月27日 [3]世华财讯2006—09—26. [4] 2011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5]河南省2006—2020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纲要二 [6]2010年上半年南阳市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南阳市统计局,2010—08—16 [7]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 豫政〔2010〕64号 [8]刘永奇 王彦武.2008年河南经济形式分析与预测.河南蓝皮书经济篇.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统计局.2007年 [9]陈永宁 等.层次分析法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安全评价中的应用.安徽地质.安徽省地址调查院.200403.1005—6157(2004)01—047—05[10]杜萍.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安徽农业科学.淮阴师范学院.2009.37(26) :12722—12724,1276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网、河南省统计局官网

调查方式

社会调查、资料查阅、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图片照片、统计报表、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上世纪70年代后,实现进步指标研究(GP I)等揭示:发达国家GDP虽持续增长,但因社会不平等与环境破坏加剧,人们的生活质量却持续下降。在我国,目前各地都开展了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评价体系研究工作,并积累相关的数据和经验。但由于该工作起步晚,工作量大,各地政府重视程度受经济发展制约而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就目前已掌握的资料来看,各种相关的研究成果质量参差不齐,内容差异大。目前该研究水平处于全国领先的地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发达省份,而中西部地区则研究较少。总而言之,我国对此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学术界对于新农村生活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所包含的评价因子也存在不同的看法。2006年中国社科院的蓝皮书《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2006)》将全国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生产发展状况、生活保障状况和文明与环境状况三大类,按照22个指标进行排名,并根据综合指数,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未包括港澳台)分为了五个层次。国内学者李树德、周亚莉、李忠富、陈文杰等分别构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珠”5大方面的评价体系。李秀霞等构建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四大类文明及地域特色”(4+ X型)评价体系。张春光等选择“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民主、生活质量、环境生态”五个截面的评价体系。胡本田等构建了由“经济水平、生活质量、人口素质、环境状况、安全保障以及民主管理”六部分的新农村建设评价体系。此外,还有其他各地相关政府机关和研究人员也都进行了不同标准的划分,但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 河南省内对于此项工作的研究已经开始了部分探索,研究对象主要以县为单位,而且研究主体主要局限于河南省各统计单位以及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团体,研究的具体内容也仅仅局限于某一微观方面或者整体浅层次的研究。 总之,目前对河南省新农村生活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而以行政村为单位的研究更是尚处于空白领域,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河南省新农村生活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工作将是一项漫长而艰巨,同时又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