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金融危机背景下四川省农村劳动力回流动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文针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大规模回流这一特殊社会现象,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标准经济学研究方法,分析本次农民工大规模回流的动因,并提出针对性对策。
详细介绍:
本文针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大规模回流这一特殊社会现象,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标准经济学研究方法,分析本次农民工大规模回流的动因,并提出针对性对策。 本文所得结论均有数据和模型的支持,真实可靠,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一)目的 针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大规模回流这一特殊社会现象,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标准经济学研究方法,分析本次农民工大规模回流的动因,并提出针对性对策。 (二)思路 1 回流动因分析 (1)基于推拉理论的回流动因分析 (2)基于调查的实证分析 2 回流对策研究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以经济学和人口学理论为依据的模型构建 (2)基于数据的模型计量分析 (3)理论模型结合实地调研,规范分析结合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了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民工回流现象,系统阐述了此次回流现象的动因机理,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通过引入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了四川省产业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为省内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且,根据调研信息和宏观经济形势,本文分别从微观与宏观、短期与中长期等不同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品摘要

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出口业受到较大的冲击,由此引发了城市中失业农民工大规模返乡的现象。首先,本文以推拉模型理论基础,将农村劳动力的回流理解为农村拉力和城市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根据对浙江省15家外向型企业和四川省金堂县返乡人口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失业率的增加是促进回流的主要推力,而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和农民工个人和家庭特征等微观因素形成了此次回流的主要拉力。继而,本文在就业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计量模型,利用四川省的产业数据对四川省促进就业的最优产业政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四川省应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下的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等行业来促进回流农民工的再就业。最后,结合当前的各项政策,本文提出,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解决从长期来看必须依赖于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着眼于当前,政府应加大力度建立预警机制、实现回流农民工的再就业并且保障他们的基本社会福利;着眼于微观,社会应积极探讨农民工就业服务资源的优化整合。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加本校09年第六届本科生科研立项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四川省一等奖

参考文献

[1] Stark O. Tales of migration without wage differentials: individual, family, and community contexts[M]. Zentrum für Entwicklungsforschung, Universit?t Bonn, 2003. [2] Stark O. The migration of labor[M]. Basil Blackwell Oxford, 1991. [3] Stark O, Bloom D E. The new economics of labor migra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5: 173-178. [4] Stark O, Taylor J E. Migration incentives, migration types: 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91: 1163-1178. [5] Dustmann C, Bentolila S, Faini R. Return migration: the European experience[J]. Economic Policy. 1996: 213-250. [6] Tunali I. Migration and remigration of male household heads in Turkey, 1963-1973[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996: 31-67. [7] 张宗益, 周勇, 卢顺霞, et al. 西部地区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 动因及其对策[J]. 统计研究. 2007, 24(012): 9-15. [8] 路昌. 对农村劳动力回流的成本收益分析[J]. 消费导刊. 2008(10). [9] 刘铮. 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现实悖论——“农民工回流”的成因及效应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125-129. 更多文献由于字数限制无法展示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走访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回流动因的研究 对农民工回流动因的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起步较早。以Stark为代表人物的新迁移理论已经在某些角度能够被用来解释回流。而Dustman通过构建一个个体谋求福利最大化的生命周期模型来分析外流和回流,Tunali通过对土耳其男性劳动力的重复流动和回流现象的调查发现回流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在国内,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劳动力回流的动因。其中,《西部地区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动因及其对策》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过程中的一般推拉因素,特别家庭事件方面的强拉力作用促进了外出劳动力回流,而“就业门槛高、找工作难”的强推力作用阻碍农村劳动力继续外出。而《对农村劳动力回流的成本收益分析》则从农村回流劳动力的成本收益比的角度分析农民工的回流行为,其指出,农民工作为理性人,回流行为的原因不仅在于成本收益的大小关系,而且在于成本收益的比例关系。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现实悖论——“农民工回流”的成因及效应分析》提出,劳动力的再生产不同于一般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具有特定的要求,突破或者接近这个底线,将造成劳动力回流农村的后果。而《农民工迁移决策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探析》根据两次抽样调查的结果,就城乡对农民工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调查显示,经济收入是影响农民工流动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社会文化因素。 2回流效应的研究 在我国的特殊背景下,研究劳动力回流可能带来的经济效应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由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成立的“中国农村劳动力回流问题研究”课题组在对安徽、四川两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不仅探讨了农村劳动力回流现象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后果,还全面考察和分析了其对输出地社会经济影响,对现阶段的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做出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解释。 基于以上总结,我们发现,之前的研究多着眼于劳动力回流现象本身的特征,对于如何安置回流的劳动力这个问题,各方面的研究均涉及较少,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较大的探讨空间。另外,从以上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农民工回流是国内外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而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都是基于一般的经济环境,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农民工回流动因的探讨更具有现实意义。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