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废村: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以山东、陕西等五省部分地区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课题涉及的五省部分地区分布于东部沿海、华北、西部、西南,其中四川是农民工输出大省,而陕西、山东是中华文明荟萃之地,这样可以了解农民工对输出地文化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了解农民工在输入地对城市文化的吸收状况。旨在研究如何让农民工返乡后不必再远离家乡,而就近工作,将他们所吸收的文化运用到农村文化建设中,博彩众长,使地方化与现代化统一。鼓励大学生返乡,使农村文化建设具有核心力量,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
详细介绍: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奋斗目标。但在长期“经济优先”思想的指导下,农村文化建设一直处于次要位置,不仅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不和谐,农村文化体系内部也存在不和谐因素,特别是当农村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后,在农村人力资源减少的同时也出现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困境,这对和谐农村的构建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以农村文化发展为线索,以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相关成果为基础,以实地调查所获得的资料为支撑,以振兴和发展农村文化为目的,对山东、陕西、河北、四川、宁夏五省部分地区在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农村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农村文化发展现状、如何拓宽新农村文化发展渠道以及如何使大学生更好的为农村文化出力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团队成员从2010年7月—2011年2月,在四川省西昌市安宁镇、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河北省唐山市采取以发放“选择—开放式”调查问卷、访谈记录和向相关政府部门咨询等形式进行了间隔性的长达8个月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我们首次提出“废村”的观点,并且根据翔实的大量材料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包括:(1)进一步开发民间文化资源,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2)加快实现城乡文化资源一体化吸引农民工返乡;(3)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改善农村儿童教育环境;(4)建设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支持体系,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5)建立城市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的长效机制;(6)加大农家书屋建设力度;(7)建设农村网络信息服务站;(8)成立新农村文化基金会;(9)鼓励大学生前往教育第一线支持农村文化建设或担任村官;(10)自创刊物,加大宣传力度;(11)整合中央与地方资源,打造优质文化社区,建立文化传播的故事馆。 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对农村文化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他们架起了连接农村和城市之间文化交流的桥梁。将城市开放的思想和精神传达到农村,引导农村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开阔农村文化发展的视野,对农村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影响。我们从农民工这个群体入手,因为他们是农村文化发展的主力,从而更好地探讨农村文化的发展问题,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献策。

作品图片

  • 废村: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以山东、陕西等五省部分地区为例
  • 废村: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以山东、陕西等五省部分地区为例
  • 废村: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以山东、陕西等五省部分地区为例
  • 废村: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以山东、陕西等五省部分地区为例
  • 废村: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以山东、陕西等五省部分地区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一、目的:在调查和分析我国目前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影响及文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正常运行以及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提供一定的参考性意见。 二、基本思路:(1)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影响 ;(2)农村文化发展现状 ;(3)国家文化建设政策;(4)基层文化队伍建设;(5)大学生村官等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且对此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采用“选择—开放式”调查问卷、访谈记录和向相关政府部门咨询等形式的调查方法,并且汲取当代最新研究资料和数据作为论证。 (1)作品除了探讨农村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老问题,还以农民工为切入点,进而探讨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并提出了我们的有关思考,试图探寻一条符合中国模式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思路。 (2)首先引入“废村”的观点。当前农村出现了“三八六一九九部队”形成“空心户”。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品研究的是我国现今农村如何加强文化建设的切实问题,其中有关于在构建新农村的政策下如何吸引农民工返乡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如何任用好大学生村官、如何拓宽新农村文化建设。例如进一步开发民间文化资源、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大农家书屋建设力度、成立新农村文化基金会等建议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特别是针对乡村一级的有关文化发展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为相关部门制定文化建设政策并将其落到实处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作品摘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奋斗目标。但在长期“经济优先”思想的指导下,农村文化建设一直处于次要位置,不仅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不和谐,农村文化体系内部也存在不和谐因素,特别是当农村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后,在农村人力资源减少的同时也出现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困境,这对和谐农村的构建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以农村文化发展为线索,以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相关成果为基础,以实地调查所获得的资料为支撑,以振兴和发展农村文化为目的,对山东、陕西、河北、四川、宁夏五省部分地区在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农村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农村文化发展现状、如何拓宽新农村文化发展渠道以及如何使大学生更好的为农村文化出力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包括怎样进一步开发民间文化资源,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依照就近原则为农村无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加快实现城乡文化资源一体化吸引农民工返乡、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改善农村儿童教育环境、成立新农村文化基金会等,从而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在第八届西安高新“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R].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4.1. [2] 聂华林,李莹华. 中国西部农村文化建设概 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 刘巧丽.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探讨[D].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2011,(01). [4] 李爱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J]. 党史文苑(版), 2007,(06). [5] 朱保安. 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 展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 2005,(01). [6] 曹志来.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6,(95). [7] 文化部计划财务司.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 00 —2005)[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8] 资料来源:新华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华资料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9]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10]吴理财. 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N].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11-8.

调查方式

调查方式:①走访;②问卷;③现场采访;④人员介绍;⑤个别交谈;⑥亲临实践;⑦图片、照片;⑧书报刊物;⑨统计报表;⑩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一、由于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没有城乡二元体制的差别,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城市周边的农村变成了卫星城,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有的农村基础设施甚至比城市更为完善,环境更加的洁净,文化生活水平也较高,因此,其文化发展思路中的城乡差距相对于我国来讲就很小。西方学者或者是研究文化发展问题及其改进的有关课题,或者是纯粹的对社会文化问题的探讨,因而很少有人专门通过农民工来研究其对农村文化发展产生影响的问题。 二、从国内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农村文化及其相关方面的成果比较多。如吴理财的《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中说明了农村文化建设问题中的一些老问题,并且指出了制度建设中存在的其他一些重要问题。同时,现今国内存在着大量以科学调查为基础的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的论文,对我国农村文化现状的细微处也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思考。但目前尚缺乏这样的探讨:通过典型地区或一些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突出的地区对农村文化的发展进行探讨,从而由此上升到全国范围内对农村文化建设思路的总体思考。 三、虽然,农村文化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实际上专门针对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影响问题的课题研究还很少,中国几千年来的农民都是与土地维系着特殊的关系,当建设的主体离开土地后,土地上的所存在的文化必然会暗淡甚至消失,所以怎么样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成为当今中国农村文化面临的一大难题。 本文即是试图通过怎样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路进行研究的。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