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我国现阶段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特征、成因及防治策略——基于岳阳市出租车停运事件的调查分析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作品对2009年岳阳市部分出租车停运事件的案例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数据分析以及信息总结。从组织行为学的个体、群体、组织三维度分析社会群体性事件爆发的深层原因,并提出防治社会群体性事件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政府部门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管理提供新的思路,践行民本思想,维护社会稳定。
详细介绍:
本作品对2009年岳阳市部分出租车停运事件的案例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数据分析以及信息总结。调查运用自填问卷和结构访问的社会调查方法,以司机和一般市民作为调查对象,对岳阳市出租车停运事件关注度、认可度、态度、诱因、处理结果的满意度、利益受损时的行为倾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中总结社会群体性事件的一般性规律。同时,从组织行为学的个体、群体、组织三维度分析社会群体性事件爆发的深层原因,并提出防治社会群体性事件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政府部门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管理提供新的思路,践行民本思想,维护社会稳定。

作品图片

  • 我国现阶段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特征、成因及防治策略——基于岳阳市出租车停运事件的调查分析
  • 我国现阶段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特征、成因及防治策略——基于岳阳市出租车停运事件的调查分析
  • 我国现阶段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特征、成因及防治策略——基于岳阳市出租车停运事件的调查分析
  • 我国现阶段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特征、成因及防治策略——基于岳阳市出租车停运事件的调查分析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从组织行为学角度对典型的社会群体性事件进行深入的调查取证、数据分析,探求社会群体性事件爆发的深层原因,总结预防和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基本思路:首先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社会群体性事件进行归纳分析,形成从管理的微观层面制定调查计划的思路;其次,针对2009年岳阳市部分出租车停运事件展开专项调查;最后,从典型事例出发探讨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特征、成因及防治策略。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首先,项目立意的创新。组织行为学角度的研究尚未形成规模,本项目从这个新角度立意,对社会群体性事件从个体、群体、组织三维度进行研究与探索。其次,研究方法的创新。本项目采取多学科交叉的方法,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予以全面剖析。 第三,防治措施的创新。本项目以组织行为学的个体、群体、组织三维度为切入点,紧密结合群体性事件爆发的一般性特征和原因,提出的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措施切实可行。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预防措施。本项目着力于探求社会群体事件爆发的原因,把握其规律,从个体维度的学习理论、群体维度的从众理论、组织维度的文化理论三大方面提出具体的预防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策略,有助于政府部门有效预防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治理措施。本项目立足于组织行为学角度,结合社会现实,从个体、群体、组织三个维度探讨有效治理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策略,为政府管理和服务实践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作品摘要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我国正走向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多发阶段。同时,影响全球的经济危机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正日益加深,阻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研究社会群体性事件的防治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本作品对2009年岳阳市部分出租车停运事件的案例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数据分析以及信息总结。调查运用自填问卷和结构访问的社会调查方法,以司机和一般市民作为调查对象,对岳阳市出租车停运事件关注度、认可度、态度、诱因、处理结果的满意度、利益受损时的行为倾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中总结社会群体性事件的一般性规律。同时,从组织行为学的个体、群体、组织三维度分析社会群体性事件爆发的深层原因,并提出防治社会群体性事件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政府部门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管理提供新的思路,践行民本思想,维护社会稳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2009年4月本作品获批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试验设计项目。 2、2009年9月论文《国内社会群体性事件研究述评》发表至《高教研究参考》2009年第3期。 3、2009年9月论文《基于组织行为学视角的社会群体性事件防治策略》发表至《科技广场》2009年第8期。

参考文献

重要附件材料: (1)依托项目批文和结题证明。 (2)发表的相关成果。 (3)访谈记录。 (4)调查问卷。 重要参考文献: [1]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三版)[M].武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2]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3 [3]郑杭生等.社会学概论新修[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李学林.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弱势群体[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5]周三多 陈传明.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1. [6]任红杰.社会稳定问题前沿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5. [7]陈月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与舆情.[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8]【美】斯蒂芬• 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10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13. [9]McAdam Doug,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1930-1970. [10]Coleman .J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1988(9) [11]张书维.王二平.相对剥夺与相对满意:群体性事件的动因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0(3) [12]陈奇.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及预防处置策略[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9). [13]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原因及政府对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2,(5).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内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研究集中于四个方面:一是对群体事件界定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四种:“行为手段”说、“社会影响”说、“人民内部矛盾”说“权利行使”说。二是对群体事件诱因的研究。包括“体制缺陷”说、“结构断裂”说、“社会控制机制弱化”说、“制度结构分析”说、“社会心理失衡”说。三是对群体性事件表现形式、主要特点的研究。从发生机制上看,有学者提出“能量积聚型”这一概念,认为如果不能处理好“能量积聚型”的突发性事件,就可能导致无法控制甚至系统崩溃的结果;从群体参与方式上看,有学者认为部分群体事件的参与主体出现了由过去的直接参与、亲临现场到现在的间接参与、通过互联网“言语”参与的转变,群体事件参与者的隐蔽性更强,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更容易失真;从组织程度上看,现今的一些群体事件在组织程度上已经表现出向更高层次越迁的迹象,且日趋发展为大规模、组织化、多反复的复杂事件。四是关于预防和治理群体事件研究。主要包括“群体心态”视角、“犯罪心理”视角、“内部矛盾”视角、“响应机制”视角。 上述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缺憾:一是多从单一的社会学或政治学理论入手,研究视角比较狭窄;二是缺乏对不同类型的群体事件进行深入实证分析和个案分析,政策建议缺乏针对性;三是忽视了对群体事件中参与者的心理研究,没有从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进行系统研究;四是大多数研究都没有认识到群体性事件既有正功能又有负功能,一定程度上误解了“群体性事件”这一概念。本作品以组织行为学角度作为突破口,依靠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典型的社会群体性事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数据分析和信息总结,分析社会群体性事件爆发的深层原因,把握其客观规律,总结预防和应对社会群体性异常事件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为政府部门管理与服务实践提供新的工作思路,具有深刻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