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大洼村的“十年大学生活”--大学城周边村落城市化的调研报告
小类:
社会
简介:
2010年9月,我们作为新生来到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学校旁边的大洼村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我们利用自己半年来的求学时间对这个村落进行调研,我们以自己逐步适应大学生活的感受来体会大洼村从最初的新鲜感到逐步适应城市化的过程,希望本调研能对中国农村的城市化问题带来一定的思考和借鉴。
详细介绍:
我们站在自己半年来从适应到习惯大学生活的角度来研究大洼村从最初被征用土地时的迷茫到如今不断发展的10年城市化进程。 文章分为“新生”档案、反向“求学”、“新生”迷茫、“专业”难分、“成绩”各异、走向“毕业”、启示七部分内容。 其中,“新生”档案主要介绍了大洼村的基本状况(土地面积、人口总数、人均收入水平等);反向“求学”主要介绍了大洼村的村民在大学城建成以后,被迫失去土地,村民所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以及心中的不满;“新生”迷茫是讲失地农民该如何择业,村民拿到土地补偿金后又该如何应用,他们将何去何从……写出了村民心中的惶恐和焦虑;“专业”难分主要阐述了由于村民思想观念存在差异,通过举例子的方式介绍了该村村民择业从业的不同以及发展方向的不同;“ 成绩”各异写了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大学城的建设对大洼村带来的总体效益以及该村村民各自的发展成果和生活状况;走向“毕业”是写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四年之后会走向毕业。而大洼村,在大学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下,它也会在自我的慢慢发展中走向成熟,最终会结束那种落后的生活状态而走向美好明天。

作品图片

  • 大洼村的“十年大学生活”--大学城周边村落城市化的调研报告
  • 大洼村的“十年大学生活”--大学城周边村落城市化的调研报告
  • 大洼村的“十年大学生活”--大学城周边村落城市化的调研报告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近几年来,在我国各地都有兴建大学城的事例,这会对大学城周边村落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了研究大学城对周边村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我小组进行了此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思路:从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角度来看这个村落是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和城市生活的。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从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角度来看这个村落是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和城市生活的。对于我们来说是上学的过程,对于大洼村来说是城市化的过程。作为新生不可能系统的掌握城市化的理论,但我们自己逐步适应大学生生活的过程跟村落逐步适应城市化的过程有共同之处:都要适应新事物,都要不断发展不断成长。作为一个成长的参与者,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体会,我们认为与这个村落的发展有类似的东西,通过从这个视角上提供一些新的观念。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揣摩研究一个村落适应城市化的过程。我们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对应着看大学城周边村落居民曾经的经历。我们从一个新生的适应性角度来看他们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和城市生活的。

作品摘要

关键词:大学城、新生 、城市化、 成长 摘要:文章分为“新生”档案、反向“求学”、“新生”迷茫、“专业”难分、“成绩”各异、走向“毕业”、启示七部分内容。文章详细介绍了大洼村从高校建设初期的迷茫到如今各方面发展良好的成长过程。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我们是大一新生,这是我们在大学期间的第一份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目前还没有在报刊上发表登载、获奖。

参考文献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 《 2010年强农惠农政策 》 《2011年土地征收新政策 》 陈彦明.大学城建设的经济学分析[J].科协论坛,2007(3) 王成超.我国大学城的空间模式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06(3)

调查方式

调查法 文献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 数学方法 描述性研究方法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广州大学城四个保留村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典型城中村,其村庄建设存在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缺乏公共配套设施等问题。规划通过旧村整治、村庄规划、旧村改造等步骤,采取“刚性”和“弹性”相结合的规划措施,处理好项目安排的“近期”和“远期”关系,推进保留村与周边城市的共同发展。 2、对温州大学城建设情况以及茶山街道舜岙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做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3、甘肃大学城的建立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