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新生代农民工婚姻家庭问题素描与探讨--一个过程的视角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文以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利用对不同地区的问卷调查数据与访谈资料,描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家庭生活图景。研究发现:第一,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婚恋观、通婚圈等方面表现出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不过这种转变并不彻底,呈过渡化特征;第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家庭生活与外出务工存在着交互影响,主要表现在家庭结构的变迁、婚恋观的变化,定居地选择等方面。
详细介绍:
国内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婚姻家庭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此项调研以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利用对不同地区的问卷调查数据与访谈资料,描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家庭生活图景。 研究发现: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婚恋观、通婚圈等方面表现出从传统到现代转变的过渡特征:他们的婚恋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抛弃了许多传统的家族观念;但他们的通婚圈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而传统婚姻观念及婚恋行为的“复兴”印证了这种转变的不彻底;相较于已婚新生代农民工而言,未婚新生代农民工的现代性转变更加明显。 从脱离原有家庭到恋爱,到结婚生子再到最后的定居,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社会化进程中一直伴随着外出务工这一因素;每一步家庭决策的作出都受到外出务工的影响,但同时也反作用之;而每一步家庭决策的作出又会影响到下一个家庭决策的产生(这边是本文的研究结构)。而在这一决策过程中产生了包括子女教育、事实婚姻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述两方面体现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家庭决策过程中,外出务工及其所带来的现代因素和根植于农村的传统文化对他们的交错影响,两种因素的博弈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得到了整合,形成了这种走向现代但又不彻底的状况。 调研加大了访谈的力度,以克服以往单纯问卷调研的“标签化”和“客体化”倾向;就内容而言,该作品借助家庭决策理论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家庭问题,角度新颖,在学术上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

作品图片

  • 新生代农民工婚姻家庭问题素描与探讨--一个过程的视角
  • 新生代农民工婚姻家庭问题素描与探讨--一个过程的视角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研究目的: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家庭问题进行调研,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究。 基本思路:以婚姻状况(已婚或未婚)为基本分类,借鉴家庭策略理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家庭问题进行研究。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就研究方法而言,该作品采取问卷调研、深度访谈和理论分析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并加大了访谈的力度,以克服以往调研的“标签化”和“客体化”倾向;就内容而言,国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本为在研究上出于较为领先的水平;该作品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借助家庭决策理论探讨了他们的婚姻家庭问题,角度新颖。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该作品有助于我们从微观的视角认识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婚姻家庭中存在的问题(事实婚姻、子女教育等),促使我们的制度建设和政策推行能够更好地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作品摘要

国内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婚姻家庭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此项调研以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利用对不同地区的问卷调查数据与访谈资料,描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家庭生活图景。 研究发现: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婚恋观、通婚圈等方面表现出从传统到现代转变的过渡特征:他们的婚恋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抛弃了许多传统的家族观念;但他们的通婚圈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而传统婚姻观念及婚恋行为的“复兴”印证了这种转变的不彻底;相较于已婚新生代农民工而言,未婚新生代农民工的现代性转变更加明显。 从脱离原有家庭到恋爱,到结婚生子再到最后的定居,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社会化进程中一直伴随着外出务工这一因素;每一步家庭决策的作出都受到外出务工的影响,但同时也反作用之;而每一步家庭决策的作出又会影响到下一个家庭决策的产生(这边是本文的研究结构)。而在这一决策过程中产生了包括子女教育、事实婚姻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调研的前期成果《第二代农民工婚姻家庭问题探析》发表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农村观察》(中文核心、CSSCI来源)2010年第3期。 调研的后期成果《新生代农民工婚姻家庭问题探析》荣获2010年山东大学“五四”学术论文评比一等奖。

参考文献

风笑天:《农村外出打工青年的婚姻与家庭: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领域》,《人口研究》2006年第1期; 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与市民通婚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青年研究》2006年第9期; 符平、黄莎莎:《在梦想与现实之间——“80”后新生代农民工与“四个世界”关系的研究》,《青年研究》2009年第4期 尹子文:《第二代农民工婚姻家庭问题探析》,《中国农村观察》2010年第3期;等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个别交谈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婚姻家庭问题是农民工生活领域的重要内容。 从目前仅有的少数文献来看,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婚姻家庭问题的研究在近几年才逐渐兴起。 风笑天教授在其文章《农村外出打工青年的婚姻与家庭: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领域》中系统阐释了研究农民工婚姻家庭问题的重要性,并归纳了这一问题的研究方向与范围,具体包括:农村青年通婚圈的变化及意义;农村青年婚姻观念及婚姻行为的现代化;未婚打工青年的恋爱、择偶及其相关现象;农村青年外出打工对计划生育的影响。风笑天教授的研究给诸多后进者(当然包括笔者)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国内首部全面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著作系刘传江、程建林、董延芳所著的《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研究》。该书站在市民化的角度系统论述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但在长达近25万字的著作中,专门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婚姻家庭问题的内容只有两处共计1200余字,这与问题本身的重要性极不相称。 有关新生代农民工婚姻家庭问题,目前学者的研究可归纳为两个方向: 首先是整体性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长子中、刘淑华、贺飞等。其研究主要集中于从整体上概括描述新生代农民工在婚恋选择、婚恋行为、生育等方面的研究,但内容过于粗线条。 其次是具体性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胡珍、肖和平、吴银涛;刘铁鹰、赵俊文、余微等。胡珍等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两性关系、性行为、性健康的探讨;刘铁鹰等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分居状况及女性农民工的关注。其研究基本上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在满足针对性的同时,对整体性的把握稍欠。 笔者认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对研究对象的“标签化”倾向明显,比如在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时,其已首先确定了新生代农民工是愿意市民化的,从而使市民化的结论显得顺理成章;第二,将研究对象“客体化”,这一点在研究者所提出的制度构建上体现的尤其明显,而这也在相当大程度上使制度的可行性打了折扣;第三,注重对“横切面”的研究,缺少对农民工问题动态流变的关注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