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关于交换旅游市场潜力与开发的调查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交换旅游自2003年进入中国以来,一直发展缓慢,普及的道路上遇到诸多问题。国内学术界对此研究甚少,并无权威的学术论作。因此探究交换旅游在中国的市场潜力,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途径,进行深度开发,这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此次研究采用文献分析、预调查、调查问卷与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交换旅游在中国拥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但同时其发展也存在三大问题。进而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途径。
详细介绍: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繁荣、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新兴旅游方式开始进入中国,其中就包括在国外甚是流行的交换旅游。但自2003年引入中国以来,交换旅游一直发展缓慢,普及的道路上遇到诸多问题。国内学术界对此研究甚少,并无权威的学术论作。 未来旅游业的兴旺发展、旅游者需求的多样化都为交换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因此了解交换旅游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探究交换旅游在中国的市场潜力,发现交换旅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途径,进行深度开发,这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在文献分析和预调查的基础上,本团队确定20-50岁的旅游者为调查对象。此次市场调研以青岛为中心,涉及大连、北京、济南、上海、苏州、重庆、成都、湖南、厦门、广州十一个旅游业繁荣城市,采用抽样方式进行调查。针对不同人群,调查问卷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针对未体验过交换旅游者,目的是了解此类旅游者对交换旅游的认识和态度,从而分析得出交换旅游的市场潜力。第二类是针对已有过交换旅游的体验者,并抽样对其进行深入访谈。目的是发现该人群在交换旅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措施,加以深度开发。 此次调研历时三个月,研究过程中发现了阻碍交换旅游发展的三大问题:一、交换平台数目少、知名度不高;二、进行交换旅游的旅游者之间存在安全和信任问题;三、交换旅游没有明确收益部门或单位,导致宣传不足、知名度不高。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多数人对于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持愿意尝试的态度,说明未来交换旅游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广阔,值得我们加以深入关注、研究。并且,针对以上三大问题,我们将从平台自身完善、旅游者素质提高、国家支持辅助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可行性解决措施,并指出只有三方面相互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交换旅游的发展。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次研究目的在于了解交换旅游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探究其在中国的市场潜力,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途径,进行开发。 基本思路如下: 1.在检索、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确立研究内容与重点,提出市场预调研方案。 2.在预调查的基础上对调查问卷进行优化。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群进行深入访谈,发掘交换旅游在中国出现的问题。 3.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市场调研分为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调研问卷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群进行分类设计。调研方案实施采取实地发放和网络调查等多重渠道。针对有交换旅游经验的旅游者,采取抽样进行深入访谈。 目前,关于交换旅游,学术界并无权威的学术研究。本作品在国内尚属首次进行客观研究。 目前交换旅游的参与者仅仅局限于小众,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这一细分市场,本团队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多角度地论证了交换旅游在中国的市场潜力。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宏观上,本次研究有利于扫除交换旅游在发展中的障碍,促进其健康、持续的发展;有利于政府相关管理策略以及旅游企业市场的营销策略的制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社会各界对交换旅游的关注,更好地普及交换旅游。微观上为旅游爱好者明确交换旅游的具体概念,使其了解交换旅游具体实施过程,并为其尝试交换旅游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

作品摘要

国内旅游业的繁荣、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为交换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因而了解交换旅游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探究其市场潜力,发现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途径,进行深度开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调研初期以文献分析和预调查为基础,确定20-50岁的旅游者为调查对象。后期针对不同人群,分类进行调查研究:第一类是针对未体验过交换旅游的旅游者。了解其对交换旅游的态度,得出其市场潜力。第二类是针对已进行交换旅游的体验者,并抽样对其进行深入访谈。发现其在交换旅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措施,加以深度开发。 此次调研发现了阻碍交换旅游发展的三大问题:一、交换平台数目少、知名度不高;二、进行交换旅游的旅游者之间存在安全和信任问题;三、交换旅游没有明确的收益部门或单位,导致宣传不足、普及度不高。 同时,多数人愿意尝试交换旅游,说明未来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广阔,值得我们深入关注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从平台自身完善、旅游者素质提高、国家支持辅助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性解决措施。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鉴于交换旅游的新生属性,目前尚缺乏深入研究,因而找不到具有参考价值的对比数据。作品中资料来源的检索目录如下: 1. 赵慧丽、陈莎莎、王雪,交换旅游网络平台的内容研究[D],《现代商业》2009.03 2.石清,旅游换客,我换我快乐[J],《当代人》2007.8 3.邹再进,“换房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产业经济研究, 2008, (05) 4. 刘宏盈,我国城市换房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5) 5.张玉改 、兰贵秋,关于我国换房旅游的思考[J]江苏商论, 2008, (11) 6.毛莉、杨晓霞等, 关于公众对“换房旅游”的感知研究——以苏、浙、湘、鄂、川、渝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6) 7.李莹,“沙发客”让旅行不再昂贵,《中国消费者》 2011年第1期 8.戈今,免单旅行,沙发客的自在人生,《深圳青年:创业版(上半月)》 2011年第2期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书报刊物 √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国内、国外各大搜索引擎并无关于“国外换房游”和“国外交换游”相关的学术文献。在Elsevier数据库、Springerlink外文期刊数据库、EBSCO外文期刊数据库和PQDD国外硕博士论文数据库中也没有检索到交换旅游的相关资料。据此推知,国外对交换旅游的研究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全面的学术文献,以实际应用为主。目前,欧美国家主要以网络为平台,通过俱乐部来操作交换旅游,并有相对完善的程序和规范保证,对交换旅游过程中的信息注册、换房、换车、供餐以及安全性和隐私性问题都做了相对系统的陈述。例如,美国Casey Feuton等四人创建的免费的couch surf网站为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提供了详细的换房信息和流程。1992年成立的homeexchange网站对home exchange的概念、privacy policy和sample letters and agreements 做了详细的解释和概述。 交换旅游自2003年进入中国以来,便引起了业界、学术界广泛地关注与激烈地争议。通过列举“交换旅游”或“换房游”、“沙发客”等与交换旅游相关的关键词,在万方、中国知网、维普网、博看网畅销期刊等数据库进行搜索,发现相关文献如下:2006年刘建平、韩燕平发表《换房旅游及建立换房旅游交换网络的构想》,探讨如何使换房旅游从刚起步就走上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轨道。2009年赵慧丽、陈莎莎、王雪发表《交换旅游网络平台的内容研究》,列举了当前交换网络平台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2011年,李莹 发表《沙发客-让旅行不再昂贵》,描述了当前沙发客的形式及优点。 此外,国内“仲一网站”、“我爱游”等网络平台也相应研究出交换旅游的整体流程,对提供信息、寻找交换对象以及其它等涉及安全与信任的问题做出详细的说明。 但是,客观分析现有文献不难发现,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是一些主观性描述,缺乏深入研究,并无可行性价值。并且,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换房游,而换房游仅仅属于交换旅游的一小部分,虽然为研究交换旅游提够了一定基础,但研究缺乏整体性、全面性。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